萤火“飞”进古诗里
作者 张海华
发表于 2020年6月

盛夏之夜,萤火虫闪烁着神秘的微光,轻盈地四处飞舞。这美丽浪漫的一幕,不知曾给多少人留下美好的童年回忆。同时,大家也在感叹,现在似乎越来越难寻见萤火虫了。

相信在中国古代,萤火虫一定十分常见,萤火之美也打动了无数的诗人。自《诗经》以来的两三千年的古典诗歌长河中,这些在夜空中提着“小灯笼”的飞虫曾无数次被咏唱,其形象熠熠生辉,令人陶醉。

熠燿宵行 伊可怀也

荒野里的萤火虫

萤火虫第一次“飞”进中国古典诗歌,是在《诗经》的《豳风·东山》中,这一首感人的抒情诗,也是一首典型的博物诗。其大意是:出征三年的男人终于踏上还乡之旅,一路上,细雨濛濛,他思绪万千,想象家园已荒芜、妻子在悲叹……全诗共四章,其第二章云: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蟏蛸在户。町畽鹿场,熠燿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这首诗中,诗人竭力描写了家舍败落、冷清的模样。先解释一下名词:果臝(luǒ),是一种葫芦科植物,一名栝楼;伊威,是一种小虫,又称鼠妇、西瓜虫,喜阴暗潮湿的地方;蟏蛸(xiāo shāo),则是一种长脚蜘蛛;町疃(tǐng tuǎn),则是指田舍旁空地,禽兽践踏的地方;而宵行,以关于《诗经》多个版本的名家注释来看,多数人认为指的是萤火虫,但也有人认为,宵行是指萤火虫的幼虫。萤火虫的幼虫体长通常明显长于成虫,同时也会发光。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藤蔓在屋宇下蔓延,小虫在阴湿的室内乱爬,蜘蛛在久闭的门户上结网,野鹿在屋旁空地上践踏,到了晚上,则是萤火虫的点点微光在漆黑的夜空中闪烁……尽管三年未归的故园已如此荒凉,但诗人还是说“不可畏也,伊可怀也”,毕竟这是自己的家园,永远让人牵肠挂肚。

本文刊登于《知识就是力量》2020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