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贵的抗胃癌新药
作者 韩璐
发表于 2020年7月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刘宝瑞教授刚查完房,心情稍感宽慰,一位晚期肺癌患者调整了治疗方案,改为以免疫治疗为基础,有了初步效果,患者全身的病灶都在回缩。

2018年6月,国内首个免疫肿瘤药物“欧狄沃”(纳武利尤单抗,俗称“O药”)获批,第一个适用瘤种就是肺癌,在华上市满2年前夕,又多了一个适用的癌种。

今年3月,百时美施贵宝(BMS)的这款PD-1抑制剂,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两种或两种以上全身性治疗方案的晚期或复发性胃或胃食管连接部腺癌患者。

这是内地目前唯一获批用于晚期胃癌治疗的免疫肿瘤药物,且经III期临床研究证实,能让中国晚期胃癌患者显著获益。之前,晚期胃癌的治疗药物屈指可数,疗效也存在局限,众多患者求药无门,如今情况终于有了改观,多了一个延长生存期的选择。

“得益于中国政府加快创新药物审评审批,‘O药’在中国每年都斩获一个新的适应症。”BMS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总经理陈思渊告诉《21CBR》记者。

胃癌——这种国内高发的癌种,已进入新的治疗阶段,却也出现了新的挑战。

高发难治

在中国,胃癌是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癌种。

2018年,中国新发胃癌病例数45.6万,死亡病例数39万,分别占全球胃癌发病数与死亡数的44%与50%。全球一半的胃癌死亡病例,发生在中国。

刘宝瑞研究胃癌治疗多年,他总结,胃癌在中国高发有三大特点。

○发病率高:有环境、饮食结构、饮食习惯(烟熏、腌制品、烧烤)等多种原因。

○发现时间晚,发展速度快:作为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之一,胃具有暂时储存食物并蠕动进行物理性消化的功能,由于胃壁薄又一直蠕动,肿瘤也会随之移动,症状很难感知到,有的直到晚期都毫无感觉,80%的胃癌患者确诊时已是进展期。

○高度异质性:病灶位置不统一,癌细胞特点不同。

胃癌治疗困难,常规的抗肿瘤手段难以遏制肿瘤的生长,或有一定疗效,也未必能转化为生存延长。

刘宝瑞告诉《21CBR》记者,早期与晚期病例加总(包含术后相对早期的病例),胃癌患者五年生存率一直徘徊在40%左右,非常难提高;如果患者已经无法进行手术,五年生存率一般不会超过5%。

大部分不能做手术的晚期胃癌患者,如果不干预、不治疗,中位生存时间通常为3-6个月;化疗可将治疗时间延长到9-11个月左右。整体而言,单凭传统化疗,中位生存期很难超过一年。

胃癌治疗讲究细分和个体化治疗,在手术、放疗与化疗之外,靶向药物则是近年来的进步,其疗法的作用机理一脉相承,就是直接攻击癌细胞。“靶向药方面,成功的只有抗HER-2单克隆抗体。目前,对于HER-2阳性的患者,对应的靶向药物已被列为常规治疗手段。此外,抗血管生成药物在胃癌临床治疗上也有些许疗效。”刘宝瑞说。

即便使用分子靶向药物,理想效果只能延长到14-1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仅延长4个月左右,况且,靶向药用于胃癌治疗必须符合HER-2靶点阳性,这部分病人在中国不超过10%。

本文刊登于《21世纪商业评论》2020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