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书厄
作者 李汉君
发表于 2020年7月

书,这是这一代对另一代人精神上的遗言,这是将死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忠告,这是准备去休息的哨兵向前来代替他的岗位的哨兵的命令。

——赫尔岑

书,写出来,印妥,命就随它了。落在谁手,境遇自有不同。爱之者,视若珍宝;遇上个虐书的,撕巴撕巴,要么糊了墙,要么扔入茅厕,直接就坠入了“悲惨世界”。

当然,这也许只是伧夫鄙妇之所为,书香门第、持礼之家对书总是“待若上宾”的,也正因如此,古来才辟有书房,建起了书楼。

但一人惜书,全家护书,也不过就是蝼蚁之力,许能避得了火,避得了水,却难避铁腕铁蹄。回望史上,书籍毁于烛火,溺于洪流者,有,但到底只是个别。反倒是国如暴秦者,号称水德,却又举火焚书,如此这般“水深火热”,书岂能靠一人、一门之力得以保全?所以说,政令之灾远甚于家火、野水。即如乾隆朝,以编撰《四库全书》为号,征集天下书籍,然后依照官家尺度,从中分出全毁、抽毁、禁绝、违碍四类。到全书编成,计有三千四百六十余种七万九千三百余卷,而被销毁的则为三千余种六七万卷,几与《四库全书》相等。此种“平和有序”的毁灭方式,真可谓前无古人。

这,便是书厄了。

创“书厄”一说者,乃隋代牛弘。其人《隋书》有传,所录《请开献书之路表》中列有“书籍五厄”:秦皇焚书,一时“先王坟籍,扫地皆尽”;王莽祸患,致使“宫室图书,并从焚烬”;董卓为害,献帝移都,“图书缣帛皆取为帷囊”;永嘉南渡,“京华覆灭,朝章国典从而失坠”;周师入郢,七万余卷图书,“悉焚之于外城”。后有明代学者胡应麟又续上“五厄”:隋末战乱、安史之乱、唐末之乱、靖康之难、蒙人劫掠,前后一共“十厄”。但察之不难发现,此“十厄”所毁之书,除秦朝以外,皆为国家库藏。

其实,私家藏书照样不能幸免。一遇战乱,那些书画碑刻躲无处躲,藏无处藏,顷刻间便会陷入劫难!古时兵灾匪患常常接踵而至,百姓苦不堪言。偏那藏书人家又大多殷实,就更易遭劫,所以,自古毁于战乱匪患的书画不可胜数。

本文刊登于《书屋》2020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