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凤仪坊的那些名门望族
作者 陶善才
发表于 2020年7月

从姚鼐的“初复堂”说起

清雍正十年(1732),姚鼐出生。

这一年,他的父亲姚淑与伯父姚范变卖了位于南门的老宅“树德堂”(姚鼐出生于此),举家迁入北门口。姚鼐在《先宅记》里称新宅为“初复堂”,位于今天的桐城中学校园内。

六十余年后,在南京钟山书院讲学的姚鼐在《左笔泉先生时文序》里回忆:那时,邻居左笔泉先生经常踱步而来,与在姚家教书的方泽先生谈诗论文。少年姚鼐最喜欢听他们取古人之文吟诵,“抗声引唶”,“不待说而文之深意毕出”。

今天,我们走在百年名校桐城中学校园里,已经找不到“初复堂”的踪影。但校园里书声琅琅,依稀就是那“初复堂”传出的“抗声引唶”。

庆幸的是,姚鼐手植的那株银杏树,至今仍苍劲挺拔、枝繁叶茂。这让我想起钱锺书的诗句:“旷世心期推栗里,故乡宗派守桐城。”

这是位于长江北岸、龙眠山麓的千年古城,桐城中学正好坐落在明清时代的“凤仪坊”之北。凤仪坊又称凤仪里,是明清时期城中十四个“衢市坊”之一。凤仪坊旧名虽已不存,但明清时代的格局仍在,今日的游人徜徉于此,当会由衷感叹这里的历史名人故居之多。天空似乎还飘洒着明清时期的杏花春雨,无数彪炳史志的名臣、循吏、忠节、学者、文人正与我们擦肩而过。

诚如历史学者汤纲所说的那样:“城镇的功能除了贸迁场所之外,城镇也是许多望族士大夫的出生地、栖身处或原籍。”清代桐城《道光续修县志》在“附风俗”中也有同样的表述:“城中皆世族列居。”这座千年古城“人习诗书、家崇礼让”,每一条坊巷都足以堪比“江南名族第一巷”的常州青果巷。

而姚鼐家族所聚居的凤仪坊,可谓研究中国文化世家集群的一个极佳范本。诸多闻名海内外的名门望族在这里比邻而居,结成了稳固的世代姻戚关系网,也形成了联袂共生的学术和文学纽带,绵延数百年传承不断。这种特有的区域人文气象,仿佛“宋画第一”、龙眠居士李公麟笔下的云蒸霞蔚,喻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從“桂林第”到“潇洒园”

在《方染露传》中,姚鼐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一天,邻居方染露在姚家“共阅王氏万岁通天地帖,疑草书数字不能释。君次日走告余曰,昨暮吾妻为释之矣。举其字,果当也!”方染露即方赐豪,染露是他的字,家在凤仪坊寺巷里的潇洒园,其高祖正是“明季四公子”之一的方以智。而潇洒园的前身,则是方以智曾祖方学渐的“崇实居”,因为他一生倡导“崇实至善”。

“曲曲龙眠河,磊磊河中石。步石渡河流,雨后河中立。”这是邑人敬称“布衣大儒”的方学渐踏河而过时所吟咏的诗。那磊磊河中石,其实就是本地人所称的黄花石,人们喜欢挑拣出体积较小的铺设成花纹精致的街巷道路,或用来砌筑院墙。今天,我们走在古老的凤仪坊,不经意间还能遇见别致的黄花石风景,折射着历史的沧桑感。

“崇实居”几经更名。方学渐儿子方大镇曾名之为“宁澹居”,当他官至大理寺左少卿时,邑人即以古官职名称其宅为“廷尉第”;方学渐的孙子方孔炤曾任湖广巡抚,也是一代学者,宅第此时又名“远心堂”。这里产生了闻名海内外的桐城方氏学派,诞生了该学派集大成者方以智。方以智之孙方正瑗又将此第改称“潇洒园”,与曾国藩并称的清代中兴名臣彭玉麟题写了匾额,此匾现存桐城博物馆。

万历十九年(1591),官至陕西布政使司参政的张淳(即方染露妻子张氏的先祖)刚刚五十岁就辞官归里。方学渐很高兴,他与同是布衣学者的姚希颜一起找到张淳议事。就在龙眠河畔、方家的宗祠边,三人以方学渐的“桐川会”为基础,筑“桐川会馆”。从此,邑中学者再也不至于“乐群无所”了。他们有着共同的学术旨趣:为学主于躬行,不尚虚无。

方学渐的金陵同学焦竑是万历十七年(1589)的状元。他应邀来到桐城,看到“馆负城临流,据一方之盛”,欣然写下《桐川会馆记》,详细记载了这个会馆的位置及会讲时的盛况。

入明以来,凤仪坊巨族崛起最早者当属桐城桂林方氏。方学渐就出自这支方氏。他于万历年间主修的《桐城桂林方氏家谱》前序中说:“方氏其先由广信迁鄱阳,由鄱阳迁徽之休宁,宋季讳德益者迁池之池口,元初又迁安庆桐城之凤仪坊。”

宋末元初,由江南辗转迁徙而来定居于学宫附近的方德益慷慨捐资捐物,将旧有的龙眠河木桥改建为石甃桥,时称“桐溪桥”,后来称“子来桥”、“良弼桥”,今称“紫来桥”。他还割让宅基地,以拓宽学宫前的道路。德益公因多有义举,至今为邑人称颂。他选择与学宫为邻,为的是让后世子孙沐浴儒学书香,可见其目光远大,深谙诗礼传家、文德兴邦之旨。

方学渐是方德益的十一世孙。在家谱序中,方学渐写道:“方自宋末籍桐,始称凤仪,继称桂林。”并进一步指出:“吾家素市,籍县市一图五甲,为坊长。”桂林方氏宋末元初迁桐时,最初居地在“县东门而南”,以地命名其族,称“凤仪方氏”。随着儒术兴起,科甲折桂如林,而宅前有官府所立“桂林”五举人功名坊,第七世方佑成进士并开府桂林,故以“桂林”为荣而名其族称“桂林方氏”。

位于寺巷口的“桂林第”是宣德年间第六世方自勉兄弟创建,为第七世七大房的祖居,门前曾有两株高大的桂树。桂林第后来为“中六房”第十二世方大美继承,他将中庭称为“光启堂”,表达“仰承列祖箕裘”之志。这里就是引领有清一代文坛的“桐城派”鼻祖方苞的祖屋,也是清代中期“方氏三总督”方观承、方维甸、方受畴的“龙眠世屋”。清顺治诗人方育盛有诗曰:“光启堂前双桂树,三百年来深雨露。”

“话到桐城必数方”,这是已故著名作家黄苗子的诗句。桐城桂林方氏名人辈出。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两季,这个家族有二十八人成进士,数量不仅居桐城各族之首,在全国著名世家中也较罕见。清初学者潘江赞曰:“龙眠巨族称桂林,文章节义世所钦。”当代学者钱理群曾认为:“桐城方氏是继曲阜孔氏以后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家族。”

从“栗子冈”到“慎宜轩”

“桐城张、姚二姓,占却半部缙绅。”

“家家桐城,人人方、姚。”

这是清季以来朝野出现频率颇高的两句话。当“张、姚”并称时,是基于两个显赫家族的仕宦而言;当“方、姚”并称时,则基于两个文学家族而言,而“方、姚”几乎是“桐城派”代名词。这两句话合起来,表达的意思就是“文章甲天下,冠盖满京华”。

姚鼐曾应其连襟方汝葵之邀,撰《方氏文忠房支谱序》(“文忠”为方以智谥号):“方氏与姚氏自元来居桐城,略相先后,其相交好为婚媾二三百年。”其实在桐城,张、方、姚这三大家族自明清到民国,世世代代的姻娅关系最是回还往复,也是桐城声名最显赫的三个家族。

张氏家族主要聚居于城南“阳和坊”,故不在本文赘述。而姚氏迁桐城以来,城东、城南、城北、城西都有聚居,城居宅第诸如锦丛堂、竹笑轩、正定堂、亦园、兹园、雁轩、咏园、竹叶亭、树德堂等遍布,其中凤仪坊为主要聚居地。

“望出姚江,文重桐国。”谱载姚氏“初自余姚来桐城大有乡之麻溪,人谓麻溪姚氏”。麻溪姚氏究竟何时由乡入城?说法不一,有说自五世姚旭始,也有说自十世姚之兰始。这其中有个关键人物姚希廉。

姚鼐在《先宅记》中提及:“八世葵轩公居栗子冈南。”葵轩公即第八世姚希廉,而第十六世姚鼐是他的直系后裔。

本文刊登于《书屋》2020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