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灵渠到严关
作者 林亚
发表于 2020年7月
上图为越城岭下的广西龙胜县,桑江蜿蜒而过。越城岭位于广西省桂林市境内和湖南省边境,古称“始安岭”“临源岭”“全义岭”,后来作为红军长征中翻越的第一座大山,被称为“老山界”。越城岭是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地理位置极其独特。
下图为灵渠。

在中国幅员辽阔的版图南部,一座逶迤的大型山脉横亘在广东北部、湖南西南部和广西东北部,谓之“南岭”;又因其山不连脉,从东至西分为“大庾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越城岭”五大岭,世人称其为“五岭”。南岭是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山高林密,难以逾越。

然而,中国人向来不缺乏勇气和智慧,人们在危险重生的山间峡谷中开辟出小道,将天然阻隔的岭南和岭北连通:在尧舜时期就有“古者尧治天下,南抚交趾”之说,其中的“交趾”,指的便是广西东北部;到了商代,《逸周书·王会解》记载当时岭南人民从此地向商王朝进贡的情形;春秋战国时期,《史记·吴起列传》记载楚悼王派将军吴起过南岭“平百越”的故事。南岭交通形成的关键时期在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动了征服岭南之地的念头,派大将屠睢率五十万大军分五路攻打岭南越族,都庞岭与越城岭位于五岭最西段,两岭之间形成的狭长山谷相对平坦,其间更有河流相依,成为五路南下大军重要的行军路段之一。于是,闻名后世的“湘桂走廊”便在秦军的“铁蹄”下逐渐发展起来。

所谓湘桂走廊,是指从湖南永州至广西桂林的一段交通要道,由都庞岭、越城岭及其余脉围夹,其间有湘水、漓水及其支流密布,构成水陆兼具的交通网络体系。这是中原通往岭南最便捷的要道,在历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从秦帝国开始,湘桂走廊便是历代中央朝廷“北镇衡岳、南控百越”的军事要道,在岁月的长河里,纷飞的战火让这条走廊独具一份壮烈而绵长的家国情怀。

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灵渠令人惊叹的智慧

时间回到湘桂走廊发展之初,刚取得统一大业的秦军意气风发,浩浩荡荡地进入都庞岭与越城岭之间,意欲快速拿下岭南蛮夷之地。但事实并非秦军所想那般顺利,桂北山间树木茂密,多瘴气,当地西瓯民族依靠自己对地势的熟悉,与秦军展开丛林之战,“夜攻秦人,杀尉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秦军苦不堪言。为保障军队粮草供应和部队的驰援,秦始皇做了一个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决定:开始修建灵渠,一条“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

从广西桂林市兴安县城往东南约3公里,便到了灵渠的渠首位置。湘江源头自东而来,在这里便碰上灵渠水利工程系统的铧嘴。铧嘴全长171米、宽22.8米、高2米,功能与都江堰鱼嘴功能类似,起分流作用,由于铧嘴设计的位置、高度得当,使得湘水约按照3∶7比例严格分流。较小部分水流经南渠注入漓江源头大溶江,较大部分水流则流入北渠,蜿蜒3.25公里后,注入湘江下游。

铧嘴两边是大、小天平。北侧为大天平,长约344米,南侧为小天平,长约133米,均为片石竖砌,达壅高水位的功能,方便船只通行,若是遇汛期,洪水还可通过大天平溢入湘江故道,起到防洪防灾的作用。在大小天平与南北渠连接处还设有陡门,这种陡门是灵渠体现古人智慧的又一大作。所谓陡门,与今水闸工程类似,即在枯水期时,在陡门中架起杠,铺上竹席等挡物,就可蓄水至行船水深要求,让船只得以顺利通行。

从渠首沿南渠而行,了解这段历史的人们,常常会在沿途去拜谒三将军墓。三将军墓位于兴安县粟家桥附近,墓前石碑为清代所立,上刻“明朝敕封张刘李镇国将军神墓”。相传,三将军墓埋葬的是为秦朝负责修建灵渠的三位石匠,其中张、刘两位石匠因无法按期完工被处以极刑,李姓石匠吸收前两位的经验,如期完工,秦始皇大悦,封李石匠千户侯,然李石匠认为灵渠得以完工主要得益于前两位石匠之功劳,不能一人受禄,便提刀自刎而亡。

本文刊登于《环球人文地理》2020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