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商道也是佛道
作者 Clara
发表于 2020年7月
龙脊梯田位于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境内的龙脊山,始辟于元朝,完工于清朝初年。从空中俯瞰,只见面积广达66平方公里、海拔跨度达900米的龙脊梯田,从河谷向上延伸,以行云流水之势层层递进,一直盘绕至山巅,其规模之大,在国内实属罕见。左页图及本页下图皆为龙脊梯田。

将“湘桂走廊”这一地理名词拆分来看,“湘桂”二字很好理解,指明了这条由都庞岭、越城岭及其余脉围夹而成的弯曲谷地,南连广西,北接湖南,是打破五岭阻遏的天然大通道。而“走廊”二字,则暗示了这条天赐廊道的多重身份,从其扼湘桂边界的特殊地理位置来看,它无疑是战略价值非凡、历史意义重大的古老兵道;从五岭逶迤以及湘、漓二水蜿蜒流淌的自然景致来看,它又是泼墨山水的天然画廊,亦是承载了无数溢美之词的璀璨诗路。但当你顺着这条千年大走廊,追随当年那些南下移民的脚步,一路跋涉,去偶遇那些连绵千里的农田、亭台依稀的古镇、佛韵犹存的石窟,便会发现,这还是一条商贾云集的黄金商道,亦是一条梵音环绕的千年佛道。

从“人多粮少”到“开垦无遗”因海外贸易而盛的湘桂瓷业

自强秦一统岭南后,百越之地从此归邦,湘桂走廊也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自然地貌,被历代中原王朝所重视。因此,在历史上的几次大规模南下移民运动中,湘桂走廊及其沿线地区,都作为必经之路或迁居之地,成为首先波及的区域。随之而来的,是湘桂边界地带的人口数量激增,以及与其伴生的诸多矛盾,其中最为严峻的一点就是“人多粮少”。

解决粮食供应问题,无非两个思路:一是北粮南调,二是自给自足。虽说,湘桂走廊沿线山不高、水亦不险,是中原地区与岭南一带之间最便捷的低海拔通道,但在那个靠马车和人力运货的年代,若想长期在两地间输送体量庞大的粮食,就不得不面临费用高、周期长的问题,因此远水始终难解近渴。相较之下,兵民联手,于当地开荒垦田,自给自足,才为上策。

唐景龙末年,是湘桂走廊沿线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在时任桂州(今桂林)都督王俊的带领下,湘桂走廊南段的屯田已达数千顷,极大地改善了唐朝初期桂州驻军从湖南衡阳、永州两地调运粮食的局面。后随着移民日益增多、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唐末宋初时,当地农业已逐渐步入从粗放经营到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转型期,湘桂走廊沿线的农作物品种也随之丰富起来,其间不乏菠菜、扁豆、丝瓜等原产于东南亚及西方国家农作物。与此同时,北方人喜食的小麦、粟米及大豆等主食,也出现在了岭南百姓的餐桌上,这不仅拉进了移民族群与当地民众的距离,也进一步推动了南北饮食文化的大融合。发展至清康熙末年,湘桂走廊沿线尤其是桂东北各地,早已不再是当初那个榛莽未辟的荒蛮之地,而是步入了“开垦无遗”的农业黄金期。

换个角度来看湘桂走廊的移民史,人口迁移带来的丰富劳动力,不仅带动了当地农业的发展,也刺激了湘桂两地的手工业兴起——事实上,只有在劳动力呈饱和状态的情况下,才可能采取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而过剩的劳动力若想生存下去,就必须寻找其他出路,湘桂走廊沿线的手工业,尤其是瓷业,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本页上图为桂林木龙湖,为“两江四湖”环城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一为地处桂林滨江路北段的逍遥楼;下图二为桂林东西巷,其前身是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历史街巷;下图三为地处阳朔古镇中心的西街。

本文刊登于《环球人文地理》2020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