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摄影
作者 张帆
发表于 2020年7月
右上图为护卵的虫纹绒冠躄鱼,躄鱼是目鱼类的一种;右下图为海蛞蝓,是海兔科下的动物,橙色的触角如同兔耳。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夏威夷摄影师约书亚·兰布斯创造了黑水拍摄方式。黑水摄影是指潜水摄影师在水深超过100米的海域,拍摄夜间活跃的浮游生物的一种技术。因为无数海洋生物会在夜幕降临时,向上迁移数百米到达海洋表面猎食或吸取氧气。摄影师们趁此机会,通过灯光将浮游生物及捕食者聚集起来并进行悬浮拍摄。黑水摄影装备一般选择全画幅单反相机,建议使用焦段较短的微距镜头,如60微、70微等。深水下的环境多变,随时都有突发情况,摄影师不仅要具备优秀的自由潜水能力,还得学会观察总结海洋生物的习性,才能确保在水下有效捕捉到生物们的身影。

黑水拍摄多年,我记录了许多绚丽迷幻的水下物种,但我深知这些只是海底世界的冰山一角,暗夜中的生灵在很多方面尚未为人类所知,这也让我更有动力去水下了解不为人知的秘密,为大家讲述那些神秘生物的故事。

鮟鱇目鱼类探秘鲜为人知的私生活

小时候常常听见这样一个故事:在深不见底的漆黑大洋中,有一种会钓鱼的怪鱼,它们用头上吊着的小钓竿,把猎物吸引到嘴边,然后张开血盆大口将它们吸进肚里。

左上图,在印尼蓝碧海峡海底的黑色火山灰上,刚完成捕食肚大溜圆的大斑躄鱼成鱼正在奔跑;左下图,鮟鱇鱼目鱼类的浮游幼体,摄于菲律宾阿尼洛。

这里说的怪鱼就是鮟鱇鱼。鮟鱇目的鱼类分布范围非常广,大西洋和北冰洋都有分布,既有潜藏在深海的,也有栖息在浅水海床之上的。鮟鱇鱼有11个科,其中有近100个种属于深海鮟鱇鱼,对于这些深海异形我们所知甚少,但是浅海的鮟鱇目鱼类却种类多样,易于观察,是水下摄影爱好者的挚爱。

浅海生活的鮟鱇目鱼类的雌雄个体差异不大,我们在潜水时就时常能够遇到其中一种奇特的鱼类,它们匍匐在珊瑚和礁石上,不会游动,却可以使用其进化独特的胸鳍一步步缓慢行走。这种鱼领地意识较强,通常只在较小的地域栖息活动,鲜艳的体色通常容易引来攻击者,但因为它们体表有剧毒,想来猎杀它的生物往往只能“败兴而归”。它们就是躄鱼,我们水下摄影圈喜欢称之为“蛙鱼”。

这类鱼时不时会慢悠悠地打个哈欠,整张嘴极度地扩张。但在捕食的过程中,躄鱼则是另一幅“心狠手辣”的面孔。一旦寻觅到猎物,不到一秒钟,它就可以迅速利用负压将猎物吸进口腔,死死咬住。我几乎看不清楚它们“手起刀落”的全过程。成年的躄鱼往往可以捕食比自己大得多的猎物,曾有摄影师记录到一条躄鱼吞食了一条至少比它体型大两倍的比目鱼,那样的场面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只要注意观察,有时还会发现躄鱼别的特殊行为。例如它们会将卵带在身边,并将背鳍和尾鳍卷起将卵保护起来,并躲在石缝中等待幼鱼孵化。這段时间它们几乎不会移动,对摄影师来说是绝佳的拍摄时机。而鱼卵孵化之后成为幼鱼,将不得不独自进入凶残复杂的捕猎场,在缠斗中快速成长。

虽然栖息在深海的鮟鱇鱼成体我目前还无缘邂逅,但很幸运在去年用短短一周时间,记录了不同生长阶段的深海鮟鱇目鱼类幼体。

我的朋友Suzan是第一个在弗洛里达黑水潜水中拍摄到副棘茄鱼的摄影师。副棘茄鱼是鮟鱇目棘茄鱼科的鱼类,分布于西大西洋、北卡罗莱纳、墨西哥湾北岸至南美洲北部。

本文刊登于《环球人文地理》2020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