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的历史功绩
作者 柯平
发表于 2020年7月

苏锡常、杭嘉湖周边地带,随着江南运河的逐渐成型,太湖作为沿途最大供水系统的地位日益突出。这地方古称“震泽”,又名“具区”,有人说是下游泥沙堰塞古海湾形成的,也有人坚持认为它是史前陨石坠落砸出的大坑。其面积“三万六千顷,周围八百里”,折合成现在的计量单位,大约在2400平方公里左右。实际上,这一数字相对还是比较保守的。因为根据水利学家们的算法,必须包括汇水范围与出水范围两部分在内,那就绝对是个天文数字。来自浙西天目山的苕溪水系与苏南茅山的荆溪水系,犹如两根特大形的进水管道,终年滔滔不绝地向湖中排放。这两股水源,也即古代禹贡学派说的南江和中江。如果要打个比方,把太湖比作一个人的脸的话,比如说,一个有着圆圆脸盘的乡下村姑,苕溪水系和荆溪水系恰像她的两根长长的发辫,不过样子可能有点不大对称,一根自然下垂,另一根稍有点向上翘起。

太湖水利造就的富足

至于出水泻道,除了松江几乎就没别的了。说到它与太湖的关系,或许也可借助一个比喻来说明,那就是如同一只现代炊具中的长柄平底锅,太湖是锅,松江是柄。进水管有两根,出水管却只有一根,就是不懂水利的人,看到这里也知道麻烦肯定不会少。好在古时松江江身阔大,其最阔处据说北宋水利学家的郏亶说,在唐代以前起码有二十余里,因此一般情况下,基本还能保持平衡。但自东晋初起,原泻于杭州湾的禹贡三江之一的南江古道逐渐淤塞,不得已只好转泻太湖。有关这件事,郦道元当年曾有过一番考证,详见《水经注》卷四十《渐江水》。这样一来,周围城镇难免就要吃苦头了。翻开沿湖城市的地方志,那以后基本都是十年九荒,靠政府发救济粮过日子,其中又以湖州为甚。当时水利界的一个应对策略,就是试图对东苕溪进行拦截,在中游武康苎溪地段凿渠两百里至海盐,以分其浩翰水势,南朝政府也蛮重视,派了昭明太子下来实地考察,然终因建设成本太高,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本文刊登于《环球人文地理》2020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