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它们很“野”却不“傻”
作者 李斌强
发表于 2020年7月
李斌强,贵州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跟随导师从事喀斯特生态多样性保护研究工作。

野猪(Sus scrofa)是自然界中哺乳纲(Mammalia)猪科(Suidae)的偶蹄动物。分为欧洲野猪和亚洲野猪,在全世界有27个亚种。近年来随着贵州省内自然保护区的不断建立,全省森林覆盖率接近60%。保护区内随处可见各种动物的身影,这里面便有野猪的身影,它们生性警觉,匆匆一瞥便消失的无影无踪。

贵州省内有1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覆盖率高,全省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境内亚热带高原山区,特殊的气候地理导致地表组成物质及土壤类型相对复杂,因而植物种类丰富,植被类型较多,生活在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食物非常充裕。针叶林是贵州现存植被中分布最广、经济价值最高的植被类型,常绿阔叶林是本省的地带性植被。多种森林植被破坏后发育形成的灌丛及灌草丛分布最为普遍。全省丰富的水资源以及植被资源为各种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天然的家园,野猪在这种得天独厚的环境中繁衍生息,他们每天在整片森林里巡逻,留下自己的足迹,表明自己是这片大山的守护者。

常在泥潭中打滚,猎人弓箭刺不穿

野猪外表体躯健壮,四肢粗短,头吻部较长,耳朵尖小并直立,吻部突出似圆锥体,其前端为无毛裸露的软骨肉垫;每脚有4只硬蹄,只有中间两个脚趾触地;尾巴被毛短小;口中犬齿发达,雄性野猪的上颌犬齿外翻,呈獠牙状;野猪耳朵披有刚硬而稀疏针毛,背部的鬃毛较长而硬,而且鬃毛顶端会产生分叉,一般有8-9个分叉;整个体色棕褐或灰黑色,因地区而略有差异。

本文刊登于《大众科学》2020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