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能无所顾忌地老去吗
作者 陈迪佳
发表于 2020年7月

“媚青”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2017年的《脱口秀大会》上,原意指“只知道讨好年轻人口味的流行文化”。比如,年长者(也包括年轻人自己)通过效仿所谓“年轻人”的言辞、行为方式和爱好,取悦社会中的青年群体,来获得更多的关注,以保证自己“不过时”。

时至今日,从某种程度上讲,“媚青”似乎已经成为全社会各个层面对年龄增长的焦虑:娱乐圈不断将目光聚焦在更年轻的新人身上,市场越来越多地将消费需求旺盛的年轻人作为推销对象,社会舆论通过广告、影视剧和大众媒体制造早衰的焦虑感。年长不再意味着智慧,只意味着令人恐惧的中年危机和被人忽视。

不久前,短片《后浪》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热议。“前浪”与“后浪”之间令人尴尬的代际割裂,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

事实上,“前浪”“后浪”的划分,本身就默许了代际间的对立。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似乎一代人只有推翻另一代人,才能在社会中安身立命。

在中国,人们似乎已经对代际的划分习以为常。自20世纪初至今,中国电影界有着“七代导演”的说法,建筑界有“五代建筑师”的区分,艺术界也会谈到“中国五代油画家”。

用“代”来讨论艺术领域的普遍成就和风格倾向,是一种便捷有效的方式,但由于断代往往是以时代背景的演变为前提的,这种划分也抹除了个体间的差异。荷兰策展人琳达·拉森伍德就曾经在自己的展览中专门介绍了中国艺术界的代际划分,并表示这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

其实,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按照代际来划分人生的观念。最为著名的当属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作为社群动物,“年龄段”的概念为人们提供了基本的归属感。人们也越发习惯用“代沟”这样简单的词汇,将人与人之间的互不理解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

本文刊登于《读者》2020年1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