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宫廷补绣 萃绮塑绸 绽放浮雕艺术魅力
作者 符振彦
发表于 2020年7月
昭陵六骏补绣作品。
昭陵六骏补绣作品。
昭陵六骏补绣作品。
昭陵六骏补绣作品。
昭陵六骏补绣作品。
昭陵六骏补绣作品。
《绿度母》原作与新作。
《绿度母》原作与新作。

贾大双巧手复制国宝

北京雍和宫永佑殿挂有一幅《绿度母》唐卡,国家一级文物,堪称北京宫廷补绣的经典之作。全幅分天、地、海三层表现。天界的伎乐飞天与长寿佛,地界主尊绿度母,海下有聚宝供养与护法佛母,是一幅赞颂佛母慈悲净德的尊像画。看似画作,但具有极强的立体感,整幅作品用柔软纤薄的锦缎绸绢堆绫制成,数千块形状不同、颜色各异的锦缎绸绢精巧搭配,把层叠变化的裙衣飘带、璎珞珠钏表现得有姿有色,十分美丽,是宫中传世孤品,但这却是复制品,复制品的制作者正是北京市二级工艺美术大师、第三代非遗传承人贾大双。

当年,雍和宫的文物研究人员发现原作出现了严重老化这一情况。200多年前,乾隆母亲孝圣宪皇太后崇庆带领宫中绣女共同繡制的原作,曾经常年挂在墙上,颜色已变得暗沉,绸缎也开始下垂,其中的人物面部表情变得混沌模糊。为了能够完整保留下《绿度母》的工艺和形象,2001年,他们找到了贾大双。

提起《绿度母》像的复制,贾大双感慨很多:“当时我看到这幅作品的时候,感觉到它的制作工艺跟我们目前的宫廷补绣非常相像,都是用堆补、刺绣工艺做上去的。” 但感觉归感觉,这可是国宝级的文物,如何做好,担子很重,也极具挑战性。要按照原工艺、原材料、原比例制作复制品,这可是个硬任务,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真的做起来远比想象复杂得多,原件要保持完整,不能有任何损伤。复制是先要拓样、勾画图样、分解细部,仅零部件解析标注的数字编号就达4000多个,还要注明彼此之间的关系,哪个在前,哪个在后,哪个在上,哪个在下。在外行人看来,北京宫廷补绣原本是一项手工艺,说起来谁都能学、能做,但对贾大双来讲,复制《绿度母》却成了一项重点工程。万万没想到,在复制《绿度母》像的过程中,她还发现了一些失传多年的古代宫廷补绣的技艺,这令她又惊又喜。

《虢国夫人游春图》。

原来,崇庆太后制作这件《绿度母》时用了一种技艺,类似于现在“硬拨”,但应叫做“软拨”,就是用单层的丝织物、丝绸软缎拨完之后缝制上去,是完全靠丝织品堆绫出来的立体效果,而这也恰恰是《绿度母》衰老的致命原因,软拨工艺的绣品经过长年的垂挂就会变形,有的地方不仅变形且还有脱落、移位。

怎么办?贾大双动开了脑筋,为了既能保持作品的精髓,又能令其天长日久地保存,她琢磨着:“宫廷补绣的硬拨一般是用硬纸板当底衬,但纸板不利于文物保护,更不利于长年收藏”,于是,她大胆决定采用织物作底衬,选一种略有支撑力的硬棉布,既要让人物的五官更加分明精致,又能长久保持不变形,不褶皱,更不下垂,可保持《绿度母》的容颜至少百年容光焕发,而衣服、裙带上本来飘逸的地方,依然按照古法,不做衬底,尽量地保持原样。由此,她创出了“浮雕拨”的技艺手法。

平绣。
完整一朵花、堆贴效果。
叶筋为柳绣。

从描图、剪形、浮雕拨、开纱、拨边一直到攒活,历时8个月,耗用4300个工时,贾大双等人成功地复制出了《绿度母》补绣像,北京雍和宫将其作为馆藏珍品。整件作品高1.86米,宽1.25米,共用68种颜色,4912块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真丝锦缎,125片钩针工艺,56股编绳技艺,23米长的盘线工艺,完美地保持了原作风格与神韵。绣像上最大的人物是绿度母,身高80厘米,而最小的人物在左上角的云朵里,只有5厘米,十分逼真。与原作对比,复制品显得更加完美。

复制国宝,在技艺上既是挑战,也是提升,这一过程让北京宫廷补绣的传承人见识了真正的宫廷技艺。那么,为何当年只有贾大双能担此重任呢?

《孔雀图》。

北京宫廷补绣的传承

据记载,宫廷补绣是从16世纪末流行的“堆绫子”工艺演变而来,主要以北京为传承地,盛行于明清时期。清乾隆年间,是宫廷补绣最繁荣的时期,无论宫闱或是民间,人们的衣着都喜欢在上面补绣花鸟等图案。清朝在宫廷造办处设有绣作、衣作,在京设置了京师工商部女子绣工科。清末民初,补绣在北京民间也广泛流行,用于家居装饰,在崇文门外西湖营、永定门外一带有很多以此为生的家庭作坊,在前门一带,有专供皇室王府、贵爵服务的官办绣花作坊,如前店后厂式的“源聚茂”绣局,“永聚”绣局、以及“源兴”“同顺利”等绣店。

鹤鸣九皋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波及北京,位于北京西城区的白塔寺,在当年大地震震后被修缮时发现所供奉袈裟上的纹饰用的即是堆绫、贴绢工艺,上面的图案有梅、兰、竹、菊、莲、桃等12种花卉,为九宫格形式。据考证,此袈裟为清乾隆皇帝母亲率宫女亲自制作。白塔寺的发现印证了堆绫工艺,后来逐渐发展、演变,形成了具有北京特色的民间技艺——挑补绣。

1957年生于北京的贾大双,与北京宫廷补绣有着不解之缘,40多年来把精力都投入到了这门传统技艺中。1978年,她进了挑补绣花厂,学习工艺美术品的制作,幸运地成为北京宫廷补绣的传承人。从简单的描图、配色开始,到使用针线刺绣、布艺堆贴等手法展现平面图,一丝不苟地跟着师傅刻苦地学习工艺技法,每一道工序都做得认真仔细。

蝶恋花手提包

而当时厂里设计师崔洁是贾大双的师傅,1924生于北京,从小爱好美术,中学毕业后考入了辅仁大学美术系,因成绩优秀,1947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他被招入挑补绣花厂从事图案设计,懂行的人都知道,挑花、补花和绣花三门技艺不分家,也有统称为京绣的。清宫绣与京绣似乎相同,然而,将二者作品放在一起,细细把玩时,就会发现其中存在相当大的差别。崔洁入行后,他很快掌握了京绣的三门技艺,且作为第二代宫廷补绣传承人,他潜心研究抽纱工艺,将绘画技法与工艺结合起来,并尝试着突破传统的束缚,创作灵感不断地从笔尖流出。创作出了一批名胜古迹的风景图案和反映新中国题材的图案,他用各种针法制作的大型风景壁挂深受外商喜爱,被誉为“北京风格”。1959年,崔洁创作的挑花挂屏《长江大桥》为纪念中国十大建筑,被人民大会堂收藏;1966年,他创作的挑花大壁挂《人民大会堂》和《历史博物馆》被收藏并陈列在广交会大厅;2003年,创作的刺绣作品《承德风景》获首届北京工艺美术展“工美杯”特别金奖。1984年他担任北京市抽纱研究所所长,1993年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05年由中国轻工总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授予“终身成就奖”,并获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授予“从艺50周年纪念奖”。

鱼跃龙门
《绿度母》攒活中

在新中国成立后与崔洁大师同进厂的还有一位人称“辫子李”的李开泰,是宫廷绣坊最后一代手艺一流的绣工,也是第一代宫廷补绣传承人。李开泰(1889-1976年),河北省武邑县人,14岁来到北京,被叔祖父送到“源聚茂”繡局学艺,四年半学徒出师,因技艺出众留住绣花局,曾为皇宫绣过“正活”,绣过王爷、官员的官服,也绣过民间的嫁妆衣、装裹衣,后来在永聚绣局。

本文刊登于《旅游》2020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