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访秦五尺道触摸两千多年的时光
作者 马恒健
发表于 2020年7月
石门关。
豆沙关镇“僰道春深”牌坊。
秦五尺道云南盐津路段。

时空迷乱伏龙口

宜宾横江镇有一个古称伏龙口的地方,它因一列山峰状如卧龙,盘踞在波涛滚滚的关河之滨而得名。这里的地理位置与扼川北咽喉的广元朝天峡一样,2000多年来,在其宽不到200米的逼仄峡谷之中,秦五尺道、内昆铁路、水麻高速公路、川滇公路和通乡公路,顺势延伸、搏动不息。

我站在伏龙口山腰的秦五尺道上环顾地形全貌,只见即将汇入金沙江的关河(又称横江),由于峡谷深切,河床骤然收窄,水流湍急。两岸山势险峻,连绵不绝,唯有我脚下的伏龙口,如同被大自然的神工鬼斧劈出一个豁口,关河在这里来了一个90度大拐弯后直扑金沙江。车在豁口里穿行,犹如钻空子,基本不会翻山越岭。显然,这是开道筑路的绝佳地理位置,横江伏龙口,也因之成为“搬不完的昭通,填不满的叙府(今宜宾)”的重要通道。

光阴倒流,在这里不再是虚幻;时空迷乱,在这里却凝固在瞬间。

众所周知,秦王朝有秦长城、阿房宫、始皇陵、灵渠、直道、驰道、五尺道七大工程。关于五尺道的记载,最早见于《史记·西南夷列传》:“秦时常頞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大意是:秦朝时,常頞(音è)曾大略地开通了五尺道,并在沿途的这些附属国设置了一些官吏。五尺道以僰道(今宜宾)为起点,溯关河而上,经盐津、大关、昭通,终于曲靖,全长1000多公里。其大多建在崇山峻岭之中、悬崖峭壁之上,一些路段还架设有栈道。

秦五尺道豆沙关路段
秦五尺道宜宾路段

值得注意的是,五尺道起自今之宜宾后,有两条路线至盐津:一条沿金沙江上行后转入横江镇所在的关河峡谷,再南下盐津;一条经今宜宾市的高县、筠连县至盐津。后者全长240公里,且山势极为险峻,旧《高县县志》载其“屹峙如门,狭窄弯曲,行人下马俯身单骑而过。”而第一条道仅长190公里,且险阻较缓,在元代《经世大典》所记的驿站路线中,有自叙州站(今宜宾) 经横江站入云南的确切记载。及至明代,更是在横江镇设立盘诘私商及流窜奸人的巡检司,因此,史学界更倾向于第一条道为这一段五尺道的主道。

于是,从横江镇伏龙口开始,我踏上了一段长数百米连续的较完整的秦五尺道。走在它厚厚的石板上,我脚下的感觉,可以用踏实来形容:因为我俯身量度临崖的石板断面的厚度,竟达到30厘米,须知这是经过千年时光的磨砺、无数人足马掌的踩踏而残存的厚度。五尺道的宽度,进一步激发了我的兴趣。此道虽随地形地势的变化而宽窄略有差异,但保持在1米至1.5米之间。

豆沙关绝壁上的观音阁。
通往观音阁的石梯。

據《中国历代主要计量单位变迁表》介绍:秦汉两朝均为27.65厘米一尺,五尺约为1.4米。由此可知,道宽五尺,是当时筑路的宽度标准。看来,这五尺道的称谓并非浪漫的想象所致,也非随意的命名了事。当年的秦始皇,自信其霸业会传之千秋万代,否则,他不会劳民伤财地建设这千年大计的工程。

在横江镇境内这遗存完好的五尺道一处拐肘弯,一块状如虎口、约三四层楼房高的巨石蓦然展现在我的眼前。细看,五尺道如衔在虎口中巨蟒,一块块一米多高的石碑,竖立在古道边的虎口之中。这几块石碑,是立于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的修路碑。碑文字迹漫漶,碑额的大字却清晰可辨。这几块修路碑的碑首雕琢有纹饰,且碑身体量较大,可推断为官衙所为。

五尺道的修筑,不但利于秦王朝对西南夷地区进行直接统治,也便利了内地与西南边疆的商贾往来。《史记·西南夷列传》载:“巴蜀民或窃出商贾,取其笮马、僰僮、旄牛,以此巴蜀殷富。”汉武帝凭借五尺道得以“汉使通滇” 后,更于汉元封二年 (公元前109年) “发巴蜀卒”沿此道进军,在滇地置益州郡。郡县制的建立和先进生产工具及技术的输入,推动了西南夷地区的社会和生产的发展,而西南夷地区的文化、艺术也沿五尺道传入内地。

本文刊登于《旅游》2020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