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面子更要里子
作者 彭扬
发表于 2020年7月

如果,在面对暴雨洪水的时候,我们生活的城市像一块巨大的海绵,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在湖北武汉,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袭刚刚得到缓解,汛期暴雨又如期而至,多场强降雨都堪称历史级别。与4年前不同的是,部分路面积水曾经需要花24小时才消退绝大部分,今年在6小时内几乎全部消退。许多武汉市民感慨:亲身经历,“看海”的局面大有改观!

说起这些变化,要得益于武汉在2015年起步的海绵城市建设。顾名思义,“海绵城市”就是让城市像海绵一样,会“呼吸”,有“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从2015年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公布至今,国内试点城市建设已近5年时间。除武汉外,广西南宁、江西萍乡、河北迁安等多个试点城市都因地制宜摸索出了一套有效治涝的模式。在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减灾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了区域自然生态调节能力,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

从表面上看,海绵城市建设直接缓解了“城市看海”的窘境,是在为城市的“面子”添砖加瓦,但仔细分析后,不难发现,入汛以来,从南到北多個城市发生内涝,其实与城市破旧不堪的地下管网系统、道路地面硬化率高等城市的“里子”密切相关。此外,过去几十年城市建设狂飙突进,大量湖泊被填埋,河道改为马路,更加重了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一旦遭遇持续强降雨,雨水难以渗入地下,又无处可排,“年年看海”也就成了不可避免的现实。

海绵城市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面子工程”,它如同一片冰山群,看得见的透水砖、生态绿植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系统的建设都隐匿在地下。倘若埋在地下的排水管网、泵站、调蓄池等多重体系建设草草应付,依旧“重地上、轻地下”“只管建、不管修”,那么,一场大雨冲刷掉的就不仅仅是城市目之所及的“面子”,而是决定城市是否可持续发展的“里子”。

城市犹如一个巨大的生命体,有其完整复杂的生态系统。我们生活于此,首先要尊重这个生命体上的每一环,让城市根脉回归自然的本来面貌。建设“海绵城市”,让城市“上下并重”“内外兼修”,是我们在新时代与水和谐相处的良机,也是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满足民生的迫切之需。

本文刊登于《科学大观园》2020年1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