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①
作者 朱松梅
发表于 2020年7月

大雨过后,地面微微潮湿,道路两侧浅浅的植草沟里还存有水迹,雨水已流往地势更低的坑塘、花园、蓄水池。这是北京城市副中心一个居民小区刚刚完成海绵改造后的场景。

2016年,北京通州区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总面积19.36平方公里的试点区内,住宅小区、公共建筑、公园绿地、市政道路、河流湖泊等,都一一进行改造。

在今年夏天的数场大雨中,通州试点区经受住了考验,未出现内涝积水。

从快排理念到海绵哲学

逢暴雨就“看海”,是不少城市在夏天面临的困境。

内涝与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息息相关。据统计,我国城市的不透水地表面积以每年6.5%的速度增长,湖泊、湿地等水生态系统在连年减少。

要治涝,包括北京在内的城市都曾一度依靠“雨水快排”:道路、小区的地面铺上了不透水沥青,蜿蜒的河道被裁弯取直,河床上的树木灌草被清除,代之以“三面光”的护砌……这一切,都是为了让雨水加速排出。

然而,雨水快排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样行之有效。近年来,我国多个城市饱受汛期内涝之困,促使人们思考内涝的根本解决之策。

“将内涝完全归咎于排水不畅,是抓错了问题的关键。所以雨水快排并没有从根本上治涝,而是一味把灾害转移至下游。”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这样说。

显然,要解决城市内涝,就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需要全局的地思考,对雨水开展源头、过程、末端的全流程综合管控。于是,近年来,快排的传统治涝思想渐渐被讲求慢排的“海绵城市”思维所取代。海绵是一个比喻,指的是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既包括河湖水系、蓄滞洪区,也包括城市配套设施,如绿地、花园、集雨池、可渗透路面等。

在俞孔坚看来,与其说“海绵”是工程措施,倒不如说是一种哲学思想:将有化为无,将大化为小,将排他化为包容,将集中化为分散,将快化为慢,将刚硬化为柔和。

事实上,“海绵”的提法虽然是现代城市治理理念,却古来有之。自古以来,中国人都将雨水看作宝贝,于是才有了“四水归明堂,财水不外流”的讲究。不论是单体的四合院建筑设计,还是农家天井的蓄水缸、遍布广袤土地的陂塘,都是古人蓄水的智慧结晶。

故宫西北,占地70万平方米的北海团城已有800年历史,这座城堡便是古代海绵工程的典范。不管下多大的雨,这里都仅仅是雨过地皮湿。

团城270米的围城上没有一个泄水口,秘密全在于倒梯形的青砖墙面。下雨时,雨水会通过砖缝流入地下,多余的雨水还会借北高南低的走势流入11个水眼,最终汇入涵洞储存,形成一条地下暗河。城上38棵百年古树至今蓊郁葱翠,全靠涵洞的雨水滋养。

求诸自然规律和先贤智慧,留住天上水,成了新时期治涝的新思路,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讲话强调,“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本文刊登于《科学大观园》2020年1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