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
作者 岳钰君
发表于 2020年7月

强降雨与汛期的到来,让全国试点已5年之久的海绵城市建设迎来检验成果的时刻。2015年,国办75号文件《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的建设目标。围绕这一目标设定的时间表是,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2030年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跨过2020年的关口,如今的海绵城市建设提交了一份怎样的阶段答卷?

躲不过的季风

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城市年内降水季节分布极为不均,总逃不过来势汹涌的夏季集中降水,今年暴雨似乎来势更凶。疫情缓解后的南方城市并没有松一口气,汛期暴雨成为悬在这些城市上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仅是南方城市,哈尔滨暴雨最近也曾登上微博热搜。

伴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热岛”等效应让水汽更容易在城市中央凝集,暴雨概率进一步上升。更麻烦的是,农田、绿地面积快速缩减,硬质化路面逐渐增加,部分雨水无法像先前那样下渗、留存,而是聚集在坚硬的地表,形成更大的地表径流,超过城市已有排水系统的承载能力,于是暴雨演变成对市民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洪涝灾害,甚至影响到当地产业的发展。

如今年6月初,广西阳朔经历“两百年一遇”级别的暴雨,9个乡镇出现洪涝灾害,受灾人口超过15万人。当地有“小漓江”美誉的遇龙河岸民宿旅游业近两年刚刚兴起,洪涝灾害加疫情影响,产业发展遭受严重打击。

7月4日,武汉迎来梅雨季的第7轮强降雨,7月5日9时至6日6时,最大累计降雨量达到426.6毫米(江夏乌龙泉),是有历史记录以来的单日降雨量最大值。

这一场暴雨同样是历史级别。而此前6月的雨季,武汉累计平均雨量为309毫米,比历年平均梅雨总量多24%,为1961年以来的第2位。

但这一次,武汉并未重启“江城看海”模式,其2015年就开始做的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显现了初步效果。在全市普降暴雨和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的7月5日与6日,较为严重的积水在6小时内几乎全部消退。7月7日,武汉各高考考点在暴雨中顺利开考。

而4年之前,主次干道渍水花了24小时才消退90%,甚至有严重渍水地段持续积水近一個月。

武汉,别称江城,坐落在长江中下游的冲积平原上。长江水穿越三峡奔腾而下,与汉江相遇后经冲积形成江汉平原,除边缘地带分布有平缓的岗地和山丘,平原大部分地区海拔均在35m以下;而位于平原东部的武汉,市区地面标准高度普遍低于长江多年平均洪水位,一旦雨季来临,往往容易形成洪涝。

2016年,一场甚于1998年洪水的特大洪涝曾席卷了武汉。据湖北省气象局数据显示,该年的6月1日至7月6日,武汉的降水量达到932.6毫米——规模超过了1998年6至8月抗洪时期的降雨量。武汉全城百余处被淹、交通瘫痪,部分地区电力中断,造成了多人伤亡。

彼时,刚刚率先试点探索海绵城市建设的武汉,又一次完全泡在了“海”里。

洪涝不但冲垮了武汉脆弱的城市防涝体系,也将历年所欠下的“旧账”呈现在了人们面前。新中国成立初期,武汉中心城区的湖泊达127个,武汉因而称为“百湖之城”;而在近数十年的城市发展中,湖泊仅仅只剩下30余个。伴随湖泊湿地减少的,是武汉城区面积的快速扩张以及城市不透水面积的增加。

不再“看海”的江城

“流域大江大河的洪水问题,要依赖于区域间防洪堤、水库、蓄滞洪区等联合调度来解决。

本文刊登于《科学大观园》2020年1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