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资金也在“收短放长”
作者 钮文新
发表于 2020年8月

一边是中国证监会严厉查处“非法场外配资”,一边是中国银保监会放宽保险业权益类资产投资限制。7月18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优化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依据不同资产品质,对不同的保险公司设置了差异化的权益类资产投资监管比例,而权益投资比例上限提高15个百分点,达45%。

所谓“权益类资产配置”一般被市场认为是“股权类投资”。从国内外经验看,保险公司权益类投资,一般更愿意在股票市场上选择一些流动性较强的股票进行投资配置。此前,按照中国银保监会的监管要求,保险资金投资权益类资产的比例上限不得超过“上一季度末总资产”的30%。

按照《通知》要求,保险公司按照偿付能力充足率、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及风险状况等指标被明确分为8个档级,不同档级的保险公司有不同的权益类资产监管上限比例,最高档级的保险公司可以获得“占上季末总资产比例为45%的投资规模”。这就是说,不是所有保险公司都可获得45%的权益投资上限,而诸如太保寿险、泰康人寿、新华人寿、人保财险、太平财险等大中型保险公司,其投资权益类资产的比例上限估计也就是从原来的30%提高到35%。

据中国银保监会统计,截至2020年3月底,中国保险业总资产额21.7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62%,較去年同期增长13.66%。如果按照全部资产最高配置45%计算,此次放宽比例限制后,权益类投资增量资金为3万亿元。但正因为差异化监管要求,有业内人士大致估算,此次权益类投资增量资金应当在1万亿元左右。

真会有如此规模的资金立即被投放到股市上?未必。

本文刊登于《中国经济周刊》2020年1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