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不走”的扶贫干部
作者 刘郝
发表于 2020年8月
“校长妈妈”詹雯和孩子们在一起

自2016年7月广州市对口帮扶毕节市、黔南州以来,毕黔两地变化日新月异—一批批扶贫干部前往大山, 一拨拨粤师粤医组团式帮扶,一家家粤企赴黔投资生产。

广州扎实的“造血式”扶贫不仅带来了商机、岗位与学位,还给了贵州大山里的人们敢于做“追梦人”的底气。4年以来,在贵州大山里,一批批广州扶贫干部扶志与扶智并举,民生与产业并重,他们所做的,是为当地打造一批批“带不走的”教育力量、医疗队伍和产业集团。

2020年,扶贫攻坚战进入决胜阶段。广州这群“筑梦人”,为东西部扶贫协作贡献了广州智慧,展现了广州担当。

教育扶贫:扶贫要扶“志”

广州教师詹雯本该在一年前结束挂职,从贵州毕节回到广州天河。但是,自2018年作为一名挂职教师来到贵州毕节纳雍县后,她一再主动推延归期。

2017年10月,詹雯作为天河教育专家团一员来贵州毕节纳雍县进行短期培训后,主动提出支教申请,经过广州市选拔,在2018年5月,詹雯作为一名挂职教师来到纳雍县。现在她成为纳雍天河实验学校首任校长,也是孩子口中的“校长妈妈”。

自2016年7月以来,广州先后派出241人次教师赴毕节挂职。如何促进当地教育的长久可持续发展,成为教育扶贫干部面对的一道难题。

“这些大山里的孩子,那些每一天都在改变的举动,那些一点点在眼里绽放的光芒,让我现在舍不得离开。”詹雯这样告诉南风窗记者。纳雍天河实验学校现有1260名学生,其中留守儿童约460人。学校的建成解决了约2393个易地搬迁贫困家庭适龄儿童的入学问题。

2020年6月1日是纳雍天河实验学校首次举办开学典礼的日子。那一天,校园里建起了一个充气大拱门,还铺上了红地毯。詹雯带领老师们穿上卡通服装,对每个入校的孩子说:“开学了,欢迎你!”

就在开学前,孩子们听闻新校园已建好许久,趁着教师们家访的时候,提出想到学校看看。詹雯带着十几名孩子提前探校。

当这些大山里的孩子们来到学校的绿茵足球场边时,愣了愣,脱下鞋子,摆在了一旁的塑胶跑道上。他们怕自己的鞋弄脏草场。这一细节让詹雯久不能忘。“孩子们,穿上鞋在草地上跑!这个校园是你们的!”在校长的鼓励下,孩子们才穿上鞋,在草地上边跑边蹦起来。

在詹雯看来,只有先让孩子们爱上学校,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才能让他们爱上学习,并对生活抱有向往与希望。

开学的时候,詹雯给孩子们写了一封信并送去巧克力。“我在信中告诉孩子们新学期应该如何热爱学校,巧克力则寓意着甜甜的生活就要开始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第一次穿上崭新的校服、第一次走上讲台演讲、第一次当志愿者……这一千多名孩子开始拥有了数不清的“第一次”。

“我来学校后学会弹钢琴了。”五年级的留守儿童陆江婷,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我的爷爷脚受伤,很痛,走路很慢”。来到这所学校后的变化,她的好朋友曾开玩笑说,“以前她不爱和人说话,但现在胆子越来越大了”。

当这些大山里的孩子们来到学校的绿茵足球场边时,愣了愣,脱下鞋子,摆在了一旁的塑胶跑道上。他们怕自己的鞋弄脏草场。这一细节让詹雯久不能忘。

占地31亩、建筑面积超过8000平方米的纳雍天河实验学校,校门口专门为家长们开辟的休憩平台,每栋楼楼梯口镜子上贴着“微笑面对每一天”的标语,教学楼中间有不惧风雨的露天书吧……处处彰显着广州扶贫干部的温度与用心。

“这些学生都是易地扶贫搬迁过来的,每个学生的背后都有个故事。

本文刊登于《南风窗》2020年1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