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即将消逝的民俗留痕
作者 吴中杰
发表于 2020年8月

前几年,我为写系列散文“小城故事”,回到浙江临海老家搜集材料。一天,我要到出过许多历史名人的东塍镇去参观访问,由我的学生吴世永陪同。世永是东塍人,生于斯长于斯,现在台州学院教书,对临海的乡土文化比我熟悉,常常带我去参观连我这个老临海都没有去过的景点,是个很好的导游。但这次到他家乡参观,他却说:“我专门请了一位朋友给你讲解,他叫周才双,不但同我一样土生土长,而且还对东塍的历史有专门的研究,写过许多关于东塍的文章。”我听了当然很高兴。

当我们到达镇上时,才双已在约定地点等候了。他带着我们走了许多地方,边走边讲,地理、历史、人物,都介绍得很详细。那天下雨,虽然大家都打着伞,但斜风细雨,个个都淋湿了。不过大家的兴致却很高。

才双是当地中学的一位语文教师,业余兴趣就是研究家乡山水和家乡文献,想用散文的形式写一本关于东塍的书。我要写一本关于临海市的散文,他要写一本关于东塍镇的散文,范围虽然有大小之别,但志趣则很一致,彼此谈得也很投机。这样,我们就交上了朋友。我发表的“小城故事”系列,常寄给他看,他也不断发送些故乡的历史材料和图片给我。我这才发现,他不但在写东塍的历史散文,而且还在做着一项更重要的工作:他与他的老同学杜崇建一起,为临海拍摄即将逝去的民俗录像。

历史是不断发展的。无论是民风民俗,还是饮食用具,虽然有着一定的承续性,但总是随着生活的变革而不断地汰旧更新。从历史传承的角度看,如何保留旧迹,供后人鉴赏研究,是一个重要课题。鲁迅和郑西谛合编的《北平笺谱》就属于这种抢救性的工作。此类画笺,是用木刻水印的方法,将人物、山水、花鸟等小品画作印在信纸上,十分雅致,但需用毛笔写字,才能相配。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虽然还没有电脑,但自来水笔已经盛行,写信也常用与之相配的洋信纸,写毛笔字的笺纸渐有衰落之势,所以鲁迅在《北平笺谱·序》中说:“顾迫于时会,苓落将始,吾侪好事,亦多杞忧。于是搜索市廛,拔其尤异,各就原版,印造成书,名之曰《北平笺谱》。”

周才双、杜崇建所面对的是民风民俗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或者虽是有形之物,亦无法将它翻印在纸面上,保存起来更加困难。好在现在照相、录像之术已经普及,他们一個是中学语文教师,长于文字工作,一个在电视台工作,擅于摄影录像,配合起来,倒也珠联璧合。几年下来,陆续做了四十五部片子。

其中有即将遗失或基本上已经遗失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如打谷子用的稻桶,本是农村常见之物,我年轻时下乡劳动也使用过,但脱粒机普及以后,稻桶就逐渐被淘汰了,现在的许多青年人已不知此物。

本文刊登于《书城》2020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