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德良的口吻
作者 张怡
发表于 2020年8月

历史学者史景迁撰写《康熙》时,使用了一种特殊的手法,即以第一人称口吻叙事,来描绘这位叱咤风云的皇帝。这个手法,生动地呈现了当事者的心灵活动,同时又不因难以复原历史场景而失掉真实性,堪称精妙。据史景迁说,这是受到法国小说家尤瑟纳尔《哈德良回忆录》(Mémoiresd’Hadrien)的启示。

《哈德良回忆录》是久负盛誉的历史题材小说,为不少职业历史学家推崇。其以第一人称叙事,使罗马皇帝哈德良丰富多变的内心得到深入刻画,又提供了一个充满张力的开阔空间,令古典时代富有魅力的思想得以重现。有趣的是,这部小说的成书漫长而曲折,第一人称的叙事方法并非尤瑟纳尔首选。在相当长时间里,小说家认为作品应该由一系列的对话组成。可是,经过十数年的易稿重写,尤瑟纳尔逐渐意识到,对话体的形式给小说创作带来了无法逾越的障碍。首先,它淹没了主人公哈德良的声音,使其他人物喧宾夺主。其次,受制于参考材料寡少,小说家无法掌握历史人物在对话时的真实情状,写出的对话无论是语言抑或语调,都很难再现过往。不得不说,这些思考可谓独具只眼,即便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也鲜有小说家能够意识到。那么,其形成的背后,又有怎样的原委呢?

通常,历史小说家编织故事,多借重文字与视觉材料,以此为基础生发想象,营造作品的历史感。但尤瑟纳尔却对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声音材料更感兴趣,希望能根据这些声音进行再创作,力图使人物说出的话尽可能贴近历史中真实的声音。遗憾的是,在十九世纪人类发明留声机之前,历史留给我们的声音材料,不论是数量还是丰富程度,都远逊于文字和视觉材料。关于这一点,尤瑟纳尔专门撰写过题为《历史小说中的语调与语言》(Tonetlangage dans le roman historique )的随笔,启益良多。文章回顾了从古典时代到十九世纪的各类文学作品并敏锐地指出,直到十九世纪以前,人类从未尝试把对话真正记录下来。尤瑟纳尔在这里说的“真正记录”,是指写作者在记录过程中,遵照对话的本来面目,把其中的即兴偶然、斷续迂回、脱漏空白以及弦外之音,都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被记录下的对话没有经过任何风格化的修饰,不论是悲剧、喜剧或抒情风格。

如以上述“ 真实记录” 的标准来衡量古典时代各类文学作品,考察作品中所包含的声音和语言节奏, 严格来说, 能够满足尤瑟纳尔的需求、为其创作提供可靠素材的作品,可谓寥寥无几。在哲学对话中,只有序言或结尾处偶尔出现零星的简短对话,其目的通常很单一,至多是给读者增加一点额外的趣味。悲剧里的语言大多来自史诗中的过时用语,喜剧对话则或是沉溺于滥用俗语,或是热衷对雅语进行戏仿。滑稽剧的语言充满了高傲的嘲弄,至于流浪汉小说,充其量是对其他作品的简单模仿罢了。偶尔有例外,比如在哀歌、抒情诗或希腊讽刺诗中,有时可以听见古典时代饱含情感的声音,听见人们叫喊或咏唱时的语调。但从整体上看,尤瑟纳尔认为古典文学具有一种令人惊叹的“澄清”(décantation)特性,这使得诗人如同滤纸一样,在创作中把声音原本的样子都过滤掉了。

古典文学作品未能保存下当时人真实的声音和语调,那么以追求真实为己任的史学著作又如何呢?恐怕也难以期待。

本文刊登于《读书》2020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