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场上“最出彩”的战斗
作者 崔隽
发表于 2020年8月
1952年上甘嶺战役中,正在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

1950年盛夏,河南漯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军军长吴信泉率军驻扎在此,负责生产和水利建设任务。7月7日,刚吃过晚饭,吴信泉接到了第四野战军司令部的电话,说请他速去武汉,有要事交代。临行前,他同副军长谭友林等人打了招呼,但没有表露心里想到的朝鲜战争问题。“父亲当时已经有了一种即将投入战斗的预感。”吴信泉中将之子吴皖平对《环球人物》记者说。

往南不到200公里的信阳,梁兴初率第38军驻扎。他也对这场战事保持密切关注,每天清晨收听广播,下午报纸一到就立马翻看关于朝鲜的报道,晚间和政委刘西元、副军长江拥辉散步的话题也总是围绕朝鲜战局。他们估计,一旦中央决定派兵援朝,很可能有第38军。因为朝鲜毗邻东北,而第38军前身是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打过“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四战四平”等硬仗,对东北的地理气候十分熟悉。

同一时期,折向西南1000多公里,川、滇、黔、康一带,秦基伟率领的第15军正分散于此,执行剿匪任务。西南地区的匪患未除,秦基伟的日记里又多了朝鲜的局势。他对形势反复掂量,对战事进行预估分析,认为“美国对北朝鲜的攻击、对台湾的各种作为以及对东北的扫射,都使战争朝着危险的方向发展”。

几个月后的10月19日,首批25万名志愿军陆续跨过鸭绿江,其中就有吴信泉、梁兴初率领的军队。而秦基伟和第15军在剿匪告一段落后,主动请缨参与第二批志愿军,于1951年3月18日开入朝鲜前线。

踏上朝鲜的土地时,吴信泉、梁兴初38岁,秦基伟37岁,他们要面对的是二战后最大规模的现代化战争,艰苦程度和残酷程度都是罕见的。战场上的每分每秒都是胆魄、谋略、智慧和意志的激烈交锋,而这几位年轻的中国将领,以几场精彩的战斗,打出了名将的声威。

吴信泉,击败“麦克阿瑟的宠儿”

吴信泉(1912年—1992年)湖南平江人。抗美援朝时期任志愿军第39军军长。后历任东北军区副参谋长、沈阳军区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抗美援朝战场上,吴信泉(左)在研究作战地图。

率军与美军打响第一枪的指挥官就是吴信泉。

志愿军入朝6天后,1950年10月25日拂晓,第39军急行军进至朝鲜北部龟城、泰川地区集结。当天,第40军已在温井附近与南朝鲜军第6师展开交战,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正式打响。此时第39军指挥所设在泰川附近的一个小村庄里,吴信泉一边等待志愿军司令部的指令,一边琢磨眼前严峻的形势。

敌人仍在持续冒进。“联合国军”抢先占领了志愿军预定的防御地区——朝鲜半岛蜂腰部以北。南朝鲜军第6师第7团窜到楚山,对中国境内实施炮击,第6师主力已进至熙川,第1师正向云山进犯。美军第24师、英军第27旅分别窜至泰川、定州以东地区。此前,麦克阿瑟宣称要在感恩节前全歼朝鲜人民军,他不相信中国会出兵朝鲜,并始终低估志愿军的力量和决心。

鉴于战局变化,彭德怀决定集中第38军和第40军两个师、第42军一个师重点攻击熙川之敌,第39军向云山西北方向前进,阻击南朝鲜军第1师北上。接到命令后,吴信泉立即率军朝云山奔袭。

美军入朝作战的地面部队总指挥是美第8集团军司令官沃尔顿·沃克中将(1950年12月战死,后由李奇微接任该职)。比起麦克阿瑟,沃克对志愿军入朝有所感知,认为仁川登陆以来长驱直入的南朝鲜军在温井被打得四处溃逃,一定是遭遇了强大对手。研究地图时,他猜测出我方下一步要夺取云山。

云山是朝鲜云山郡政府所在地,也是朝鲜北部的交通枢纽,战略位置相当重要。10月28日,沃克决定将美骑兵第1师投入云山战场,命令其第8团接替南朝鲜军第1师的防守,其第5团进至云山以南的龙山洞策应。

云山之战,第39军首战告捷,一部分美军逃窜无路,选择投降。

美骑兵第1师是华盛顿时代建立的开国元勋师,已经发展为美国王牌军,全机械化装备,仍沿用骑兵师番号,号称160年没打过败仗,被称作“麦克阿瑟的宠儿”,朝鲜战争爆发后一直担负主攻重任。沃克相信,这样一支军队可以守住云山。

10月29日,吴信泉率军赶到云山城外,实施了三面包围。第39军前身是东北民主联军第2纵队,在解放战争时期就是一把攻坚尖刀。更早之前的长征时期,作为红25军,它是北上先锋。抗日战争中,它参加了平型关作战。可以说,第39军同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经淬炼的一支王牌军。

云山之战,就是一场中美王牌军对王牌军的战斗。但在战斗开始前,双方都不知道对手的确切身份。第39军以为自己攻击的是南朝鲜第1师,而美国人以为自己的对手是朝鲜人民军的精锐。

11月1日清晨,云山大雾弥漫。上午10时许,吴信泉接到彭德怀电话,命令他于当晚在第40军的协同下围歼云山守军。吴信泉当即作出战斗部署,采用传统的“围点打援”战术:第116师担任主攻,由西北面向云山攻击;第115师则以343团在云山以南阻击来增援的敌军;第117师从东面进攻云山,以1个团的兵力切断敌人后路;计划当晚7时30分发起总攻。

下午3时30分,第116师前沿观察员发现,云山外围敌人的坦克、汽车、步兵开始调动,推测敌军可能要逃跑(实为换防)。吴信泉当机立断,命令部队提前发起进攻。下午5时,总攻开始,炮兵发出怒吼,紧接着机关枪声和手榴弹声此起彼伏。仅仅两个小时,第39军就占领了云山外围阵地。这时,战士们才发现主要对手不是南朝鲜军,而是黄头发、大鼻子、蓝眼睛的美国士兵。

“对我父亲来说,云山之战本是他担任军长后指挥的第一场战斗,也是他在异国指挥的第一场战斗,意义已经很重大。得知对手是美军后,这又成为他第一次指挥部队与美军作战,于是他就更加决心要与敌人较量一番,全军士气也更加高涨。

本文刊登于《环球人物》2020年1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