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桂春,给东莞图书馆写“情书”
作者 陈霖
发表于 2020年8月
2020年7月,吴桂春在广东东莞接受记者采访。在东莞图书馆,他向记者介绍书架上的书。(本文图片均由本刊记者 陈霖 / 摄)

吴桂春几乎是一夜之间火了。

疫情冲擊了一些中小微企业,不少打工者丢了工作。今年6月,湖北籍农民工吴桂春收拾行李,准备离开工作了17年的东莞。他来到平日常去的东莞图书馆退借书证,在留言簿上写下不舍:“……对人百益无一害的唯书也。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永不忘你,东莞图书馆,愿你越办越兴旺。识惠东莞,识惠外来民工。”当天,这封“情书”被发上网,很快被疯转。后来,当地人社部门牵头帮吴桂春找到了新工作,他重拾在东莞的生活。

7月下旬,《环球人物》记者在东莞见到了54岁的吴桂春,他精瘦、皮肤黝黑,爬楼梯时三阶并两阶,动作敏捷。那天,他拿着明代小说集“三言二拍”,这是他从图书馆借来的,已续借了几次,是他最爱的书。

“余生永不忘你”

吴桂春出生于湖北孝感的应城市,在黄滩镇长大,读完小学就务农了。2003年,37岁的他来到东莞,先在一家餐馆掌勺,之后辗转到南城附近的鞋厂,用磨砂布、钉枪等清理鞋面的杂物。吴桂春不打麻将、不串门,没活干时就到地摊上买书看,有的字不认识,买本《新华字典》边查边读。“宿舍很热,有人告诉我东莞图书馆有空调,还能免费看书、借书。”东莞图书馆新馆建于2005年,位于东莞新城中心,馆内有24小时自助图书室,曾获美国图书馆协会颁发的国际创新奖。图书馆进出只需提供身份证件,借书时要办证,押金有三档,数额越大,能借的书越多。

当时踏进图书馆,吴桂春愣了。“好多排书架,书密密麻麻。”于是,图书馆成为工厂和宿舍外他最常去的地方。他常待在3层的借阅室,这里有他热爱的历史书和文学书。不干活时,他早餐吃得饱饱的,这样就不用在最热的中午出去吃饭,能在图书馆泡一整天。

今年1月,他带着从图书馆借的“三言二拍”回湖北过年,却碰上了疫情,图书馆发短信给他,延长借期。疫情稳定后,他在东莞租的房子快到期了,而鞋厂受疫情影响没什么订单,他决定回东莞退房、还书,“找不到新工作,就回老家”。

6月24日,他到东莞图书馆,办理退证的是馆员王艳君。王艳君告诉记者:“对我们来说,办证、退证很正常,但退证的人总会和我解释点什么,比如说要换工作了不得已才退,好像不继续读书是不好的。”吴桂春就是如此。当时,他把借书证攥在手里:“要不是找不到工作得回去,绝对舍不得退。”王艳君很受触动,拿出留言簿让他写几句话,便有了那封“情书”。王艳君把留言拍照发到群里,同事纷纷转发。网友点赞留言,不少企业表态,想提供岗位,让他留在东莞。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称人社局)也留意到了,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主任赵丽萍找到吴桂春,想帮他匹配工作。

赵丽萍告诉记者,吴桂春像个读书人,“他讲道理,有是非观,礼貌又儒雅”。一开始,考虑到吴桂春此前做过制造业,赵丽萍选出几家工厂,但位置较远,吴桂春说了声“谢谢”,然后轻声问:“我能不能继续留在南城?那儿离图书馆近,我有膀子,能当保安,干力气活。”赵丽萍对记者说:“那时他已经得到不少关注,但没有因为走红提出过分的要求。”很快,人社局帮他在一家物业公司找了份花工的工作。公司包吃包住,吴桂春签了劳动合同,有了五险一金,每天上班8小时,剩下的时间能看书,那里距离东莞图书馆只有一站地。

6月27日,央视《新闻1+1》深度报道吴桂春的故事,引发关注,新华社、人民日报也来采访报道。在过去一个多月,吴桂春牵动着网友的心,每隔几天,总有和他相关的微博上热搜,“重新办回借书证”“图书馆留言大叔有了新身份”“获聘公益书屋代言人”……

如今,吴桂春在东莞一家物业公司当花工。图为他正在小区里工作。

本文刊登于《环球人物》2020年1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