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600年的遗失悬案
作者 毛予菲
发表于 2020年8月
此次拍卖的两册《永乐大典》,一册“湖”字类,一册“丧”字类。此图为“湖”字册。

2020年7月4日,巴黎德鲁奥拍卖公司2号厅的一场拍卖,牵动着中国人的神经。当天下午4时47分,两册《永乐大典》嘉靖副本以640万欧元(约合5247万元人民币)拍出,买家来自中国内地。

两册残本的背后,是一套旷世宏编。《永乐大典》诞生于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被其后300多年出版的《不列颠百科全书》称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的身世坎坷离奇:经历明清两朝藏书阁的熊熊大火、数百年中国的风云激荡,正本神秘消失,不见片纸只字,副本也从万册巨制流失到今仅剩400余册。

“自永乐六年正式成书至今,《永乐大典》已经跨越600年風雨历程。其成书、收藏、流通、散佚、收集、研究等,是一部备受世人瞩目的传奇,也是中华古籍聚散离合的悲欢缩影。”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陈红彦向《环球人物》记者介绍。

一项“超级文化工程”

1402年,历经4年苦战,朱棣终于从侄儿朱允炆手中夺下皇位。此前一年,他开始为登基做准备。野心勃勃的朱棣,要通过“盛世修书”向世人证明,自己不仅是一介武夫。他希望借此笼络文士,炫耀文治,确立正统地位。

大才子谢缙即刻被召来。朱棣对他说:天下古今事物,篇轶浩繁,不易检阅,朕要将有文字以来的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还有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的资料都收集起来,汇集为一书。可见,朱棣要编纂的是一部前无古人的类书,这可谓是一项“超级文化工程”!

谢缙不敢懈怠。两年后,《文献大成》即成。此时朱棣已经即位,年号永乐。开始,永乐皇帝还很欣喜,当场下令为编书功臣赐纱。但不久,他就觉得《文献大成》体量太小,够不上辑“百家之书”的标准。

1405年,朱棣又拉来“黑衣宰相”姚广孝和礼部尚书郑赐,下令重修大典。这一次,除朝廷官员外,参与修书的还有民间学者,甚至术士僧侣,“编辑者3000余人”。当时有人形容修书盛况,“天下文艺之英,济济乎咸集于京师”。3年后,“扩充版”大典方告成功。

明朝之前,我国已经有一些类书,比如《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册府元龟》,但都仅1000卷。《永乐大典》则多达22973卷,11095册,3.7亿字,体量前所未有。作为大型类书,《永乐大典》按各个门类事物辑录。上至前秦、下至明初的散载诸书,从此成为前后有序的系统文集。而从书法价值上来看,誊抄手们使用的是明代小楷台阁体,全书温润古典,成为写本中的精品。

这一次,永乐皇帝很满意,正式定名《永乐大典》,并亲自写序,将其藏于南京文渊阁。1421年,朱棣迁都北京,《永乐大典》随其他藏书一同被运到紫禁城,存于文楼内。

然而,这部倾举国之力编纂的大典,永乐皇帝翻阅并不多。它被束之高阁,沦为朱棣修饰“文治”的点缀品。真正对其爱不释手的,则是嘉靖帝朱厚熜。

在历史上,这位明朝的第十一任皇帝一直饱受争议。他不穿龙袍穿道服,常年不上朝,却亲率百官斋沐登坛,但政事又一件没落下,内阁的运转都在控制之中。据史料记载,这位行事作风独特的皇帝,十分爱看《永乐大典》,案头常有几本放置,随时查阅,每晚睡前也要仔细阅读。

1557年,紫禁城着了一场大火,奉天门与三大殿都被烧毁,好在《永乐大典》被及时抢运出。这场大火给嘉靖帝提了个醒,他决定“重录一部,贮之他所,以备不虞”。

用了6年时间,《永乐大典》重录本完成,无论字体大小,还是格式装帧,全部仿照正本,做工精细、抄录工整,一点涂改、删除、添加的痕迹都没有。

本文刊登于《环球人物》2020年1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