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化的银行股,柳暗花明还是漫漫长夜?
作者 张俊鸣
发表于 2020年8月

今年以来走势持续落后大盘、七月份又冲高回落套牢无数投资者,银行股已经成为许多低估值投资信仰者的滑铁卢。虽然低估值未必等于价值投资,但作为一个号称“百业之母”的行业,银行股在二季度经济拐点初现、指数走牛态势明确的情况下,迟早会迎来估值修复的春天。在二季度公募基金大幅减仓、配置比例和估值同步接近历史极值的时候,银行股已经接近“柳暗花明”的关键时刻。对此前持续坚守的投资者来说,在这个“黎明前的黑暗”再坚持一下,或许比转换跑道买入其他高高在上的热门股,胜算要大很多。

价值洼地成“沼泽地”?悲观情绪主导定价

从A股内部不同行业的对比来看,银行股的估值确实低得“令人发指”,在36家上市银行中有超过85%市盈率只有个位数,股价在净资产下方的公司占了75%。在估值极低的同时,银行股的现金回报并不低,股息率在5%以上的公司并不少,在市场无风险利率走低的情况下对长线投资者具有相当程度的吸引力。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一季度在疫情的冲击下,A股许多行业的净利润都出现了下滑,而银行股依然取得了平均超过5%的增长。在静态估值、现金回报和增长状况三维度来看,A股银行确实有“价值洼地”的特点,吸引大批投资者买入持有,似乎也是符合价值投资的做法。不过,今年以来银行的表现却无法令人满意,中证银行指数(399986)年内跌幅仍超过10%,不仅大幅落后同期沪深300指数26个百分点以上,在行业指数中也几乎接近垫底,让许多投资者大跌眼镜。

银行从“价值洼地”变成投资者泥足深陷的“沼泽地”,自然不是无缘无故的,折射出市场对银行股发展前景的悲观定价,包括:“让利说”使市场担忧银行净利润因支持实体经济而压缩,进而对股息率产生负面影响;坏账率抬头的担忧;再融资特别是配股对股价的直接压制;社保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减持;互联网金融的竞争;市值占A股比重较高存在“天花板”的制约等等。

本文刊登于《证券市场红周刊》2020年30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