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土五色泥
作者 欣欣
发表于 2020年8月

北京市东城区,有一家以文玩珠宝石为主要经营项目的大型经营场所。笔者由于工作需要,也会常年在全国各地的艺术品和古玩市场中出没,这里也是其中之一。不过今天来到这里既不是参加鉴定活动,也不是来“捡漏”, 而是来拜会一位好友——国家级紫砂杂项鉴定专家朱客成。

朱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完全颠覆了大众对艺术品鉴藏家“温文儒雅”的普遍认知。他身材伟岸,肤色古铜,五官轮廓分明,胳膊能有寻常男子的小腿般粗壮,性格非常直爽,颇有几分“挥袂生风”的豪迈之气。朱老师年少时进行过专业体育训练,不仅磨练了身心意志,也造就了他稳扎稳打、去伪存真的执着。这对他后来在古玩市场中的学习、研究、摸爬滚打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如果说笔者在谈及朱老师的体型时略带调侃,那么当提及他的学识,则确实是发自内心地敬佩。作为一位杂项鉴定和收藏家,需要掌握的知识结构和储备犹甚于笔者这样的专项学者,极其不易。要做到博闻多识,那绝不是简单看几本书、上几次课就可以达到的,其间自有各中法门。朱老师向来谦逊,常说自己“青铜项弱,字画莫提”。在五花八门的收藏品类中,朱老师最擅长的,就是我要介绍的紫砂壶。

紫玉金砂

关于紫砂壶的历史源起并无详尽记载。民间传说相信,春秋战国时期的越国范蠡,就是那位功成名就、最终与西施一同退隐江湖的“陶朱公”,便是“宜兴陶瓷之祖”;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梅尧臣在《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中以“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描绘了紫砂壶在宋代期间初为流传的情形;明末清初,才人周容在其《宜兴瓷壶记》中却另有记载:“今吴中较茶者,必言宜兴瓷,始万历,大朝山寺僧(即金沙寺僧)传供春者,吴氏小吏也。”原来,虽然紫砂制品早在春秋战国就已经出现,但直至宋代时期,经当朝书吏吴颐山的书童供春为记录的最早创始、推广者,以至于用“供春壶”来为这一新生器物命名,后来世人才改称为紫砂壶。

自此以后,历经明清两朝文人墨客的追捧、能工巧匠的创造,逐渐才演变为我们日常所见的紫砂制品。如今的紫砂壶在泥料的调配、造型的设计、工艺的精准等各个方面都在先人打下的基础上进行了各种创新和发展。但是无论如何只有一点,那就是“紫砂”这种原料的使用是亘古不变的,更是这种器物和其它容器最本质的区别。

早在明代,产自江苏宜兴的紫泥便成为人们趋之若鹜的至宝。不仅因其质地独特,更因其产量极低。紫泥是甲泥矿层的一个夹层,矿体呈薄层、透镜状,矿层厚度一般在几十公分到一米左右,稳定性差,属内陆湖泊及滨海湖沼相沉积矿床,通过外力沉积成矿,深埋于山腹之中。在整个甲泥矿层中,紫泥仅占总储量的3%-4%,极其稀少。可想而知,受限于古代对原料勘探和开采的能力,更是极难获得,以至于一度被宫廷垄断,成为了皇家御用的珍贵材料。

明代,供春树瘿壶,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清乾隆,铜胎画珐琅胆式鼻烟壶。朱老师通过一次机缘结识了故宫博物院著名文物学者夏更起。夏老对于珐琅和料器的研究在国内可谓首屈一指,对套料和瓷器的研究也有高深造诣。

紫泥如此稀有,却令无数人竞相追逐。究其原因,主要是其矿物含量造成的特殊性是其它材料无法替代的。不同于普通的制陶泥料,紫泥属于粒土中的石英云母系,主要由粘土、水云母、赤铁矿和石英颗粒四种主要物质组成。使用其制成的泥坯具有可塑性大、强度高、干燥收缩率小等特点,非常适于制作成丰富多彩、设计复杂的造型。而泥料中的石英颗粒在经过高温烧制后能够形成双气孔结构,在水分子的表面张力作用下达到“透气不透水”的功效。

那么,既然紫砂壶有这么神奇的功效,自古以来又有名家辈出,如何进行鉴賞一定大有学问了。当说到这个话题,朱老师干净利索地说:“就三件事儿:泥,款,工!”

首先,泥料的选择基本可以说是重中之重,也是成壶品质的最基本要素。上等的泥料本已十分稀有,还要让生泥经过常年的日晒、风干后才能打碎调砂。同时由于紫砂泥料的成分非常复杂,如何调配泥料是件极有讲究的学问。从诸如白泥、紫泥、绿泥等单一单色材料,多种原料混合后产生的“拼泥”料,掺入一定比例的土骨、石骨、石黄等原料产生的复合泥料,民国时期还出现了掺入氧化钴、氧化铬(绿色)、氧化铬锡(黄色)调配的彩色泥料等,种类极其繁复。

“大师和工坊在调砂时都有自己的秘诀,各有心得和手法,甚至很多都是秘方,概不外传的。我当初也是到宜兴花了很长时间学艺,从基础一点点亲自做起,才逐渐理解了调砂的重要性。如果你不自己从头做几十甚至几百遍,对其中的感觉是很难用量化的数据来描述的,真的只能口传心授。”

为了保障烧制后的紫砂壶长久使用不会龟裂,在调制拼料泥的时候还要将各类氧化物含量控制到5%以内。朱老师进一步解释道:“这个步骤除了影响成品美观性外,还与良品率有关。

本文刊登于《世界博览》2020年1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