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科技向左,金融向右
作者 侯本旗
发表于 2020年8月
图/IC

7月20日,阿里巴巴旗下蚂蚁金服宣布IPO计划,将会在上交所科创板和港交所主板寻求同步发行上市,业界估值为2000亿美元。2000亿美元的估值是招商银行市值的1.5倍,超过汇丰银行和富国银行的市值。尽管在各项金融科技公司排名中蚂蚁金服都名列榜首,但蚂蚁金服并没有把自己定位为金融科技公司。

科技向左

实际上,2017年以后蚂蚁金服便不再主动宣称自己是金融科技公司。6月22日,蚂蚁金服正式更名“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去“金融”,称“科技”。蚂蚁金服不是第一家“去金融”的头部公司,早在 2018年11月20日,京东金融就宣布京东金融品牌升级为“京东数字科技”。

实际上,“去金融”是近两年很多所谓金融科技公司的共同选择。从轰轰烈烈的互联网金融到西方取经来的金融科技,再到前赴后继的“去金融”,行业究竟发生了什么?“去金融”是提高融资估值的一时之策还是技术驱动的行业趋势?

表层的因素是监管,2016年国务院印发《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后,针对新业态金融的监管持续增强,监管逻辑从牌照监管走向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去金融”成为回避监管的共同选择,看到监管部门逐渐收紧的监管措施和强大决心,2017年蚂蚁金服造了一个词TechFin,将自己定位为Techfin而不是Fintech。2018年京东金融品牌升级为京东数字科技。

短期的原因是估值,市场对金融类公司和科技类公司的估值差异悬殊,从全球范围看,金融危机后银行业市净率P/B很少超过1.5倍,五年来中国上市银行整体市净率一直在0.8倍左右徘徊,而科技类公司市净率动辄10倍、20倍或更高,以科技类公司概念提高估值是必然的选择。

以蚂蚁金服为例,以招商银行二分之一的营业收入、七分之一的利润,不强化科技公司概念无法支持1.5倍于招商银行的估值。深层的原因是战略选择,与金融业务相伴生的是监管,监管的核心是资本金要求,将股本投资于金融业务以覆盖非预期损失,还是将股本投入科技研发以寻找未来机会,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战略选择看起来很简单,业务转型过程一定很痛苦,但痛苦和挑战正是公司成长的催化剂。

金融向右

尽管金融科技成为社会热点,但是关于什么是金融科技,学界和业界没有形成相对统一的看法。学界和科技公司谈到金融科技,一般指非金融机构应用新技术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模式和效率,是个相对聚焦的概念;金融业者谈到金融科技,一般指的是应用新技术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不区分金融机构还是非金融机构,是个相对宽泛的概念。

201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并提出到2021年,建立健全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的“四梁八柱”,进一步增强金融业科技应用能力,实现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协调发展。央行文件中的“金融科技”,使用的就是相对宽泛的概念。

金融科技是个舶来品,英文是Fintech,即“Financial Technology”的缩写。中国原来有个本土的概念叫“互联网金融”。P2P、现金贷、网络支付等所谓互联网金融公司因为欺诈和风险损失频发而被监管整治后,业界和学界才纷纷改口称“金融科技”,只有2015年成立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还在使用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按照全球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的定义,Fintech是指技术带来的金融创新,它能创造新的模式、业务、流程与产品,既可以包括前端产业,也包含后台技术。

本文刊登于《财经》2020年1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