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傍身,远渡重洋
作者 尤丹娜
发表于 2020年8月
纽约曼哈顿唐人街

“新年快乐!”

房间里回荡着久违的母语,风格熟悉的喜庆烟花在电脑屏幕上依次绽放。伴随着两个半小时的时差,身在印度孟买的中国厨师小澜通过网络,遥远地庆祝着属于自己的中国年。

2020年,是小澜身为跨境移工的第20年。

说起跨境移工,大多数国人的脑海中浮现的似乎只有两种场景:电影《少女小渔》中,“偷渡”务工的女孩小渔为了躲避移民局的追查,在船舷边屏气凝神的艰辛时刻;诸多《我在华尔街……》的成功学鸡汤书籍里,在哈佛、耶鲁读过书的跨国白领,在摩天大楼里享受高薪及发展中国家无力提供的机遇与挑战。

但,只有这两种吗?

独特的技能

在蓝领移工和白领移工之间,有一群特别的移工群体。

较之战战兢兢的“小渔们”,他们有一技傍身、有特定的场域和工作岗位,不必担心跨境之后被淹没在初阶劳动力的层层人海中;较之“华尔街白领们”,他们又并非手握金融、科技等世界通行的高级入场券,仅在特定的一些国家、一段时期、某些需求中,有大放异彩的机会。

于是,这些像小澜一样的人,怀揣着餐饮、医疗、教育等特定领域的技能,随着需求流向不同的国家—甚至也不再仅仅流向传统意义上的发达国家。

在印度孟买做厨师的小澜,是一位经历丰富的跨境移工。早在1983年,年仅21岁的他便在家乡举办的一次烹饪大赛中拔得头筹,是年轻厨师中的翘楚。

带着一手技艺,小澜先后到泰国、美国、秘鲁、澳大利亚等国做跨境厨师,带去“神秘东方”的中国菜,也在世界环游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厨艺。2000年,小澜来到印度,并在这里扎根。

对小澜而言,选择印度,是一个深思熟虑的结果。虽然印度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发达国家,但印度宗教、文化纷杂,眼花缭乱之际,也给各式外来文化预留了可供争鸣的一席之地。在这样斑斓的背景下推广中餐,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比起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地理上更近中国的印度,接受起中餐来,也似乎更容易些。

电影《少女小渔》中,“偷渡”女孩小渔由于无法取得居留权,在唐人街当非法劳工

到美国做护士,不仅可以享受高薪,也能够快速移民。

在小澜最初选择印度的2000年,“印度人对中餐了解得很少,但是又对中餐有着强烈的好奇,我就会向当地人展示和推广真正的中餐,和中餐背后的文化”。用精湛的传统中餐打开印度人的视野、破除过往对中餐的拙劣印象之外,小澜也结合当地的饮食特点,对菜品进行适度改造,让更多人有机会品尝和了解中餐。

“看到喜欢吃中餐的印度人越来越多,就特别开心。”对小澜这样的跨境移工来说,在国内做主厨,或者到更发达的国家开展厨师工作,都会获得不错的收益,但去印度工作,则可以满足“开拓者”的野心与“推广中餐”的事业心。

本文刊登于《看世界》2020年1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