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粥一饭的执着
作者 陈天玥
发表于 2020年11月

农家儿女,多半是惜粮之人。我生于乡下,长于乡下,小时候与年迈的奶奶住在一起,在田野草地上打滚的时候就已经学会了辨认五谷,并顺手从麦田里将杂草扯出来。

我的奶奶那时候已经六十有余,生长在大山里的她勤恳朴实,对待亲朋都是极其大方的,但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的她却唯独对粮食有些抠门。这种抠门来源于一种本能的恐惧与驱使,一种对粮食的十足珍惜。每每跟她走在路上,年幼的我都会领先许多,回头寻她有些佝偻的身影时,却总是看见她低着头在地上搜寻,有时还会从地上捡起些什么。

我以为地上有宝石之类的东西,忙不迭地跑去问她,奶奶却总是神秘一笑:“地上是有宝石啊!”然后摊开她粗糙的大手,我满怀期待地走过去,却常常只看见那干裂多纹的手心,躺着几颗白胖的花生粒或者玉米粒儿,有时候甚至只是一些芝麻粒或半截麦穗,当然有时也会是一小团如雪的棉花。我认为奶奶以这种方式愚弄了我,所以我总是哼哼唧唧地跑开。这些东西,地里长着那么多呢,如何算得上宝石,我看就连地上的石子都比它们珍贵。奶奶在我身后总是无奈地摇头,自言自语道:“粮食可比宝石贵重多了,我们那个年代,一口饭能救一条人命呢!”奶奶口中的那个年代,我常听她提起,但更多的时候只是听着故事,没有经历过那些故事的人是无法感同身受的。

本文刊登于《读者·校园版》2020年2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