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
作者 田丰
发表于 2021年10月

【关键词】 评价体系;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标准

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风向标”“导航仪”,推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与繁荣必须牢牢抓住评价体系建设这个“牛鼻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评价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评价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加快构建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评价体系,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最根本标志就是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评价体系建设作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必须旗帜鲜明地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属性,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在评价指标体系中设立明确的政治标准和价值标准,将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优秀成果和人才遴选出来,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对忽略、甚至无视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的错误倾向,实施“一票否决”。

坚守学术初心,为人民做“大学问”“真学问”。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根本目的在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牢固树立为人民做“大学问”“真学问”的理念,自觉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获取名利从来不是、也不应成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学术初心。在评价体系建设中,要通过多种方式,将真正了解人民大众所思所想所需、真正增进民生福祉的优秀成果与人才评选出来。在成果形式上,应推行理论文章、决策咨询研究报告、建言献策成果、优秀网络文章、艺术创作作品等与论文、专著等效评价;在价值评估上,应综合衡量科研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在人才评价上,应完善涵盖品德、知识、能力、业绩和贡献等要素的指标体系,全面考量科研人才。

本文刊登于《旗帜》2021年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