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史力行担使命 落实“双减”办实事
作者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发表于 2021年10月
7月21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和平小学第二小学少年宫,孩子们在暑托班里进行足球训练。

基础教育服务全国2.3亿少年儿童,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大民生工程,是我们党践行教育为了人民的初心使命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强大动力,把落实中央“双减”工作部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教育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切实减轻过重作业负担

作业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资源,不仅是知识学习的帮手,更是学生成长的载体;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还是学科教学的补充,更是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重要手段。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根据中央部署,专门制定印发通知,从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科学利用课余时间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促进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特别强调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不给家长增加额外负担。

各地高度重视,积极借助信息技术等手段,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控制作业总量,创新作业管理方式。如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统筹各年级、各学科组作业,通过人工智能辅助分析学情,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布置分层和个性化作业;河南省郑州市上街区钱学森小学采用“自选作业超市”的形式,以年级组为单位,设计每日自选作业清单,实行作业“按需”布置。教育部已将作业管理相关要求列入了教育督导重要内容和“双减”重点工作监测台账,并通过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公开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作为评判各地各校作业管理工作成效的重要参考依据。

大力推进课后服务工作

推进课后服务是支撑实现“双减”工作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专门印发通知,明确提出全面覆盖、保证时间、提高质量、强化保障等四方面重点任务,要求今年秋季学期开学后实现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推动中小学每周5天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2小时,结束时间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

本文刊登于《旗帜》2021年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