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选的“选择恐惧症”
作者 雷志华
发表于 2021年11月

英语中有个词汇叫“decidophobia”,直译过来意思是“选择恐惧症”,意指对做出错误选择的恐惧。这种现象反映到政治中,就是选民对如何选择候选人的焦虑,演变到恐惧的程度。恐惧的心理,源于现实中的危机。选民的恐惧,无疑是因为担心选择“错误”,导致危机无法解除或者更加恶化。但从近年来的情况来看,除了危机的客观存在,更主要的原因是政治人物为了胜选,刻意制造恐惧。

2016年美国大选中,特朗普主打危机牌,把美国“塑造”得危机四伏。他的对手希拉里玩的也是类似的套路—向选民们灌输对特朗普的恐惧。借助“恐惧的力量”,特朗普成功入主白宫。但他执政四年制造了更多的矛盾,客观上让拜登的“恐惧牌”效果更胜一筹。

特朗普有赢有输,不变的是美国选民的选择恐惧症。谁能否认,把选票投给拜登的选民,很多根本不是被拜登的能力、魅力所吸引?

美国选民的选择恐惧症,正在外溢到西方世界,尽管恐惧的生成逻辑不太一样。刚刚过去的9月,加拿大、德国和日本的选举,很能说明问题。

这三国的共同担忧,是想象中的“西方世界”的坍塌。

9月20日的加拿大議会选举,相当于做了一次“无用功”。本想扩大执政根基的特鲁多,所属政党的席位基本没变。9月26日的德国议会选举过后,即便社民党的肖尔茨接过默克尔的权杖,也不可能对她16年的执政路线来个改天换地。而9月29日自民党总裁选举的结果,只是权力的“左手倒右手”,10月大选也不会引发政坛剧变。换句话说,加拿大、德国、日本的选民,在选择执掌国家大权的对象时,事实上都选择了“按兵不动”。

在这一点上,三国的选举结果,可以说具有指标性意义。这三个国家,与美国的关系非常独特。对于加拿大来说,世界即北美(或者说美国);日本还没有褪去“附属国”的身份,美国即世界;想带领欧洲“战略自主”的德国,至少现在还无法“独立行走”。这三国的共同担忧,是想象中的“西方世界”的坍塌。

在这个想象的世界里,如果美国闹脾气不再“领导”,就像特朗普曾做的那样,那么排在三国第一位的情绪,肯定是恐惧。但声称要继续“领导世界”的拜登,截至目前所表现出的执政能力,不但没有消除恐惧,反而是在继续制造恐惧—三国所看到的,是一个跌跌撞撞、不足以依靠的美国。

如今的现实是,那个想象中的世界早已远去,岁月静好被定格在记忆里。某种程度上说,9月的几场选举,凸显了那些国家“飓风过岗,伏草惟存”的心理—既然无法左右风向,那就选择躺平吧。

本文刊登于《看世界》2021年2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