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职业教育:从meister到企业高管的进阶之路
作者 侯隽
发表于 2021年11月

穿着各种职业制服、精神抖擞的年轻人,面带微笑,骄傲地说着:“我是学徒工(Ich bin Azubi)。”

这是几年前,《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跟随中国媒体团去德国采访时,在斯图加特市(多家德国车企总部在此)的地铁和大街上,印象非常深刻的一则广告。

我们中国对手艺精深的制造业者尊称为“师傅”,德国叫“meister”,在意大利称之为“maestro”。

“在德国,职业教育是我们企业发现人才最主要的途径,我们的汽车制造业、酒店、金融和服务业,都依赖职业教育给我们输送最专业的优秀人才。”在参观中,不论是奔驰还是博世的高管,都对德国的职业教育赞誉有加。

根据媒体的整理,德国的中学教育体系可以大致分为四类:文理中学(Gymnasium)、综合中学(Gesamtschule)、实科中学(Realschule)以及职业预科(Hauptschule)。

根据德国教育与科研部(bmbf)2019年的数据,2018年全德八年级学生的人数分布为:职业预科占比9%,实科中学占比19%,职业预科和实科混合制中学占比13%,包含了职业预科班、实科中学班和文理班的综合中学占比21%,完全以学术教育为主的文理中学学生占比仅为38%。

在德国社会,对职业教育接纳程度非常高,教育体系也非常完善。

长期在德国生活的华人Sasa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德国其实在小学就进行了分流,“德国小学学制均为四年制,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年,学校就会评估每名学生的核心科目成绩、学科表现以及综合表现,建议上相应的中学。

本文刊登于《中国经济周刊》2021年20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