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姆小说的思想深度
作者 江晓原
发表于 2021年11月
莱姆(Stanislaw Lem,1921-2006)

奇特的小说形式

波兰科幻小说作家莱姆(Stanislaw Lem,1921-2006)的小说集《完美的真空》(1971)和《莱姆狂想曲》(1973)都采用了评论虚拟作品的方式。从表面上看,它们像文学评论集,《完美的真空》中译本就曾被书店员工归入“文学评论”类中。

莱姆采用评论一本本虚拟著作的形式来写他的科幻小说,这些著作其实根本不存在,全是莱姆虚构出来的。而在每篇评论的展开过程中,莱姆夹叙夹议,旁征博引,冷嘲热讽,插科打诨,讲故事,打比方,发脾气,掉书袋……逐渐交代出了所评论的“书”的结构和主题,甚至包括许多随意杜撰的细节。

采用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写科幻小说,显然既能免去构造完整故事的技术性工作,又能让莱姆天马行空的哲学思考和大言高论得以尽情发挥。这种小说形式,按照法国小说家菲德曼(R. Federman)的说法,是从“法国新小说”(nouveau roman)模仿的,莱姆对这种说法也没有否认。

对于运用这种小说形式,莱姆还是相当自得的。一九八一年他在接受菲德曼访谈时,谈到他有一篇作品使用这种技巧的效果:“一位并不存在的德国科学家,为一本并不存在的书写的一本书评……我假定这本书应该出自某位德国作家之手,但并不打算为此专门写出这本书,而是直接来评论它。有趣的是,一些历史学家居然被骗倒了,书出版的时候,他们以为这是为一部真实存在的书所写的书评呢。”

莱姆在《完美的真空》中评论了十六部虚构作品,而在篇幅更大的《莱姆狂想曲》中只评论了五部虚构作品。但这两本集子有一个共同点:最后一篇评论都是全书中篇幅最长、内容最有分量的。

莱姆设想的高等外星文明和宇宙

在《完美的真空》最后一篇《宇宙创始新论》中,莱姆不再是直接评论一本虚构的书,而是虚构了一篇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的发言稿,这篇发言稿引自一本虚构的纪念文集《从爱因斯坦宇宙到特斯塔宇宙》,但是发言稿的内容,却是介绍和评论另一本虚构的著作。这可以说是莱姆所有科幻小说中最具思想深度的一篇—莱姆试图解释这样一个问题:既然宇宙那么大,年龄那么长,其中有行星的恒星系统必定非常多,为什么人类至今寻找不到任何外星文明的踪迹?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外星文明问题中的所谓“费米佯谬”(Fermi Paradox)。

对于“费米佯谬”,迄今至少有七十五种解答。莱姆的想法可以视为解答的一种,但是其思想力度是其他大部分解答望尘莫及的。莱姆提出了“宇宙文明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到可观察宇宙”的惊人想法,认为人类今天所观察到的宇宙,有可能是一个已被别的文明改造过了的宇宙,因为高度发达的文明可以改变、制订宇宙中的物理学定律。

莱姆设想,既然宇宙的年龄已经如此之长(比如150亿—200亿年),那早就应该有高度智慧的文明出现,这些文明在宇宙资源的争夺中,有可能已达成某种共识,制订并共同认可某种游戏规则。对于这些规则,莱姆至少设想了两点:

一、光速限制。在现有宇宙中,超越光速所需的能量趋向无穷大,这使得宇宙中的信息传递和位置移动都有了不可逾越的极限。

二、膨脹宇宙。莱姆认为,只有在不断膨胀的宇宙中,尽管新兴文明会不断出现,但永远有广漠的距离把它们分隔。

为何要如此规划宇宙呢?莱姆认为,目的是防止后来的文明相互沟通而结成新的局部同盟,膨胀宇宙加上光速限制,就可以有效排除后来文明相互“私通”的一切可能,因为各文明之间无法进行即时有效的交流沟通,就使得任何一个文明都不可能信任别的文明。

本文刊登于《书城》2021年1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