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越大步伐越快
发表于 2021年11月

工业互联网与工业智能化的融合

5G被认为是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支撑。但工业互联网并不是简单的通信网络,还包括各类工业制造、信息平台以及全流程、全链条的安全,是5G技术推动工业革命的载体和途径。工业互联网的网络并不依靠单一网络通信技术建设,支撑工业互联网网络建设的不仅包括5G,还包括SDN、TSN、WiFi等各类网络技术,因此工业5G发展还必须考虑与各类网络技术的融合。

5G网络由于有了万物互联的特性,其应用可以分为两大赛道:一是面向个人消费者的To C领域,另一个是面向产业的To B领域。不过,从产业支撑来看,当前5G网络主要是面向大网部署,To B应用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首先是成本,行业应用需要工业级的芯片和模组,且定制化导致了规模上不去,终端成本较高。这需要业界针对行业需求,尽量把市场规模大的做定制化,市场规模小的做通用化,形成一个平衡。其次是上行带宽,传统To C应用是下行带宽大、上行带宽小,但工业设备往往存在巨大的数据采集量,所以普遍存在上行大带宽需求。这要求业界探索如何实现上下行带宽配比,真正提升容量。 此外,还有部署的安全性、经济性等问题,例如很多工业企业要求数据隔离,以及数据的控制;成本方面,除了工业模组成本高,还在于整个系统升级改造的成本。例如一个传感器、一个摄像头,本身成本不高,但每个都加上5G模组,成本就明显提升了,这需要业界持续根据场景进行方案优化。 而工业互联网的本质是通过开放的、全球化的工业级网络平台把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和客户紧密地连接和融合起来,高效共享工业经济中的各种要素资源,从而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降低成本、增加效率。5G能够为工业互联网提供大宽带、低延时、高效率以及高安全性的网络通信。5G与工业互联的融合将加速数字中国以及新型工业化进程。

制造业是“5G+工业互联网”的产业融合应用的主要战场。5G技术改变了制造业企业原本的组织方式和生产模式,对设备、人员以及环境进行全方位互联,对生产设备进行实时监控,使工业生产越来越向着无人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5G技术改变了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使得工业企业同客户交互成为可能,面向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推动制造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型升级。目前,我国建成“5G+工业互联网”的项目接近1600个,覆盖了20余个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和领域,在实体经济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当前我们应该坚持适度超前原则,但更要有序推动5G网络的建设,加快工厂、园区等重点区域和行业的5G网络覆盖,开展5G专网试点,增强行业网络供给能力。同时,加快垂直行业“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标准制定,持续推进定制化发展,特别是在5G芯片、模组、终端等关键产品、器件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方面,下大力气提供优质技术产品。

实际上,开展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应用和融合应用先导区建设也很有必要。继续发布第二批应用场景示范和行业实践,指导各地结合特色和优势产业,通过召开一系列现场会,打造一批行业和领域标杆,以点带面,进一步深化融合应用。

本文刊登于《新潮电子》2021年10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