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今天我们还需要博物学?
作者 李雪涛
发表于 2021年11月

在德文中,Naturkunde 的一个含义是英文的natural history,其实就是对动植物、矿物、天体等的研究,也就是所谓的博物学。博物学是十八、十九世纪的一个概念,是有关自然科学不同知识领域的一个整体表述,它包括对今天我们称之为生物学(包括植物学和动物学)、矿物学、古生物学、生态学以及部分考古学、地质学与岩石学、天文学、物理学和气象学的研究。这些知识领域的研究人员称为博物学家。一七二八年英国百科全书的编纂者钱伯斯(E p h r a i m C h a m b e r s, c . 1680–1740) 在《百科全书, 或艺术与科学通用辞典》(Cyclopaedia, oran Universal Dictionary of Arts andSciences )一书中附有“博物学表”(T a b . N a t u r a l H i s t o r y),这在当时是非常典型的博物学内容。尽管从普遍意义上来讲,有关自然的研究早在古代和中世纪就已经存在了,但真正的“博物学”却是在近代出现的,只是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仅仅出于兴趣爱好而已,并非將之看作一种职业。德国文学家歌德就曾是一位博物学家,他用经验主义的方法,研究过地质学和植物学。在十八、十九世纪之前,自然史—博物学的另外一种说法—一词是相对于政治史和教会史而言的,用以表示所有科学的研究。传统上,自然史主要以描述性为主,而自然哲学则更具解释性。

近代以来的博物学之所以能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存在,原因在于著名思想史学者洛夫乔伊(Arthur Schauffler Oncken Lovejoy,1873-1962)认为世间存在一个所谓的“众生链”(the Great Chain ofBeing):神创造了尽可能多的不同事物。它们形成一个连续的序列,特别是在形态学方面,因此人们可以在所有这些不同的生物之间找到联系。柏林自由大学的社会学教授勒佩尼斯(Wo l f L e p e n i e s,1941- )认为:“博物学并不拥有迎合潮流的发展观念。”德文的“发展”(E n t w i c k l u n g)一词,是从拉丁文的evolvere 而来的,它的字面意思是指已经存在的结构的继续发展,或者实现预定的各种可能性,但绝对不是近代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意义上的新物种的突然出现。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欧洲开始出现博物学博物馆,其中最早的是一七九三年在巴黎建立的博物学博物馆(Muséum nationald’histoire naturelle);在德国,普鲁士于一八一0年创建柏林大学之时,也开始筹备“博物学博物馆”(Museum für Naturkunde)了;伦敦的博物学博物馆(N a t u r a lH i s t o r y M u s e u m) 建于一八六○ 年; 维也纳的博物学博物馆(N a t u r h i s t o r i s c h e s M u s e u m)建于一八六五年。这些博物馆除了为大学的研究人员提供当时和历史的标本之外,也开始向一般的公众开放,以增进人们对博物学知识的了解。

尽管中国早在西晋就有张华(二三二至三00)十卷本的《博物志》印行,但其内容所涉及的多是异境奇物、琐闻杂事、神仙方术、地理知识、人物传说等,更多的是文学方面的“志怪”题材作品。其后出现的北魏时期郦道元(四六六至五二七)著《水经注》、贾思勰著《齐民要术》(成书于五三三至五四四年间),北宋时期沈括(一0三一至一0九五)著《梦溪笔谈》等,所记述的内容虽然与西方博物学著作有很多近似的地方,但更倾向于文学上的描述,与近代以后传入中国的“博物学”系统知识依然不同。其实,真正给中国带来了博物学的科学知识,并且在中国民众中起到了科学启蒙和普及作用的是自十九世纪后期开始从西文和日文翻译的博物学书籍。

本文刊登于《读书》2021年1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