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朗多重奏
发表于 2021年11月
秋日, 鲁朗林海层林尽染。 图/ 曾涛

秋林

当318国道穿城而过那一刻开始,鲁朗就不再是那个偏居一隅的“神仙居住的地方。”有的人来了,有的人离开,但留下来的每一个人,都在以他们自己的方式,为鲁朗的变迁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花海别墅

翻过色季拉山的垭口,水汽一下子充足了起来。车的周围下起了连续不断的小雨,雨滴在车窗边汇成无数条小溪流,车里的我们只有在“溪流”之间得以窥见沿途风景一二。

行至山脚,雨水渐停,视野也倏地开阔起来,大片的牧场草原在车窗外铺陈开来。车子离开国道,转进草原之间:游人寥寥的射箭场、草色尚绿的牧场、几匹闲庭漫步的马儿依次从后视镜中倒退。走完柏油路是一条通往花海景区的土路,一条小河不知不觉中和我们行驶的道路相平行,只是方向与我们背道而驰。道路一侧是收割完毕的麦田,麦穗儿和麦秆已经被装入粮仓,只有根茎固守原地,像一块金黄色的毯子铺在土地上。道路另一侧先是经过一个崭新的村子、又经过一个掩藏在沙棘林中的老村子,最后车子停在了一个由无数木栈道链接起来的木房子前的空地上,这就是我们今天行程的终点——鲁朗花海别墅酒店。

雨把一切都打湿了,道路、木头、空气…寒冷的湿气又源源不断地从地面升腾,悄然窜入衣领的缝隙。在言语之间,随呼吸侵入鼻腔,我不禁打了一个喷嚏。听说晚上吃石锅鸡,胃里顿生暖意,我们匆匆收拾入住就来到餐厅等候。

藏于层林中的花海别墅 图/ 曾涛

餐厅不大,几个桌子上同时升腾起石锅的热气,一下子把窗外的阴雨隔绝在外。徐徐飘散的香味也让我们忘记旅途的劳顿,全身心地关心起眼前这个锅来。初看石锅,觉得一个“钝”字迎面而来,粗糙的边缘有明显起伏的缺口,俯视锅的厚度,只能勉强说是大致均匀。经年的慢炖,整个锅都好像被鸡汤浸透了,像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美人手,透着一股子温润酥腻。汤汁已经熬成了乳白色,表层中央是翻滚的红枣、枸杞、还有各种菌类等配料,周围是家里母亲炖汤时才会有的一层薄薄的金黄色油脂。小块的鸡肉在翻滚的浓汤中若隐若现,我们闻到的香味可能是从翻滚破碎的小气泡中逃出来的。配菜是几盘新鲜的绿色时蔬、笋片还有萝卜,和一锅热气甚是相得益彰。

我们先打了汤喝,一口下肚,寒气好像从每个毛孔中被逼了出去。鸡肉饱满而有嚼劲,汤汁醇厚不腻,鲜香上头,让人一时忘乎所以,只顾得起眼前这一锅美味来。大快朵颐之后,锅里清汤都所剩无几了。不仅我们,其他桌的食客们眉眼间无不心满意足,而且都赞不绝口。临出发林芝时,来自德格的朋友告诉我,他们家乡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大意是:当他们朝圣去拉萨的路上来到了工布,看到了美丽的风景,就不会再想家。来时阴雨,我并未得见鲁朗真容,只是喝到这一口汤,让我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以为自己回到了家乡。

花海别墅的房间设计让人尽情地亲近自然 图/ 崔林
营养美味的石锅鸡

酒店负责人普布告诉我们:“这些鸡都是很小的时候就买过来,然后喂米饭、玉米…等差不多2-3个月的时候就用来做石锅鸡的食材,而且酒店的石锅都是很久以前在墨脱买来的。”据说以前做一个石锅的石料,现在可以用机器做两个。因为以前都是纯手工打造,一点点磨出来的,而现在中间的石料可以直接用机器取出来再做一个小的,也不浪费。

晚饭后也不过七点,我们信步走在驱车进来的土路上。鲁朗的暮色好像是瞬息而至的,刚出门时花海尽头尚可见到墨绿色此起彼伏的丛林。低头稍走一小段,再抬头远眺,树影就不见了,只有灰濛濛的一片。月色自然是被厚厚的云层完全遮盖住,正迟疑是否往前时,小雨又倏而落了下来。我们遂回到房间,早早睡下了。

“德木拉”古道

次日清晨,我们驱车去往花海景区。不出所料,今天也是小雨绵绵,不过戴着帽子足矣,不必打伞还是方便许多。花期已过,现在看来这里就是一个开阔的空地。花海的花一般6 月底开花,到9 月底大部分花都已经完成了它的生命周期,只有一种白色的花朵,沿河开了一路。我们在花海景区终点的提示牌下车,往牧场深处走,一个废墟堆砌在绿树丛中,遍布青苔的破旧墙体隐约可见,那便是德木寺遗址。

德木北沟全景

稍远的地方有一个简易的木屋,一个中年男子在挤牛奶,木屋方圆一定范围内应该是他的放牧点。以德木寺遗址前一条清澈蜿蜒的小河为界,散落一地的乱石无声地宣示着这是寺庙的土地,本地人都有一个不成文的共识,即使家里建房亟需石头,但也绝不动用寺庙遗迹的材料,于是这些石头得以经年累月留在原地。然而,用脖子上叮当作响的铃声告知“我来了”。它们不在意,也不知道哪里是密宗殿、哪里是护法殿,但他们知道哪块地方的草好吃。它们也不是白吃白喝,随机留下粪便可以滋养这片。途中随处可见一丛丛及膝高的枯草,向导告诉我,5 月份的时候这种枯草是绿色的,还会开花,到了9 月份就变成了荒草,牛羊马都不吃。寺庙周围有几棵大树,这些树有的是寺庙没有被毁之前就存在的,现在都用栅栏圍了起来,但并不是出于文保的目的,而是用来圈养牲畜。其中最大的一棵,可能四五个成年人才能把它围抱,据说有上百年的历史。现在树下钉了很多木桩,用来栓牛羊,谁家都可以使用。我们去的时候没有牛羊,但是有十几只黑色的小藏香猪在里面穿梭。谁能想到,昔日僧人诵经做功课的地方,如今成为了小猪的乐园。

新德木寺一隅 图/ 孙芮茸

大部分的墙体已经坍塌,剩下的部分,经历过战争、地震,在石头与石头之间长出了绿色植物,没有一点缝隙。巍然耸立,静穆稳重。走在地面上无从想象当初的建筑布局如何,我如果有航拍可能会清晰许多。继续往前走,来到花海景区的另外一条主推线路茶马古道,即翻越当地人称的德木拉,并不是去察隅的那个大德木拉山。

翻过这个“德木拉”可以到达到了米瑞乡,那里新建了一个德木寺。据十世德木活佛的儿子旺久多吉老先生介绍:“布达拉宫有一幅壁画,画中有一个戴黑帽子的人就是四世德木。讲述的是清朝顺治皇帝邀请五世达赖喇嘛去北京,请四世德木活佛跟他去做法事等事宜。五世达赖喇嘛先回来了西藏,四世德木活佛被顺治帝、孝庄皇太后留下了,给皇亲国戚灌顶传法。在那期间,当时德木寺的住持和波密的头人发生了争执,波密人就把主殿烧了。因为四世德木有功,分封了很多土地。回來以后,四世德木活佛就将主殿重修在了现在这个位置(米瑞乡)。”寺庙迁了过去,生活在鲁朗的信众们也开始了他们往返德木拉的朝圣之路。

本文刊登于《西藏人文地理》2021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