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窑 陶瓷器上的诗和远方
作者 胡雯静
发表于 2021年11月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这首脍炙人口的浪漫小诗出自20世纪70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铜官窑窑址的一件唐代瓷器上。诗句作者现已不可考,可能是陶工自己的随性创作,也可能是当时流行的里巷歌谣,诗文与瓷器相映成趣,珠联璧合,为我们呈现了诗酒纵横的大唐风气,也书写了长沙铜官窑独有的浪漫情怀。相隔1000多年的岁月,这件瓷器依然诉说着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也描绘着长沙窑的兴盛与荣耀。

走向世界的千年陶都

长沙铜官窑亦称长沙窑,坐落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始于8世纪后半期,首创釉下多彩,打破了当时以青白釉色为主的生产格局,形成了陶瓷生产中“南青北白长沙彩”的鼎足之势,这里也是世界釉下多彩陶瓷的发源地。

长沙铜官窑前后经历了200多年,是与浙江越窑、河北邢窑齐名的中国唐代三大出口瓷窑之一,也是9世纪欧亚大陆上最大的彩瓷生产基地。唐朝诗人李群玉曾在《石渚》一诗中描绘了这里窑口遍布、红焰飞扬的陶瓷制造场景:“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回野煤飞乱,遥空爆响闻。地形穿凿势,恐到祝融坟。”

1988年,德国寻宝者在印尼勿里洞外海海域打捞出一艘被称为“黑石号”的唐代沉船。在这艘沉船上,5万多件长沙窑瓷器依然保存完整,其中有一件瓷碗用褐色写着“湖南道草市石渚盂子有明樊家记”。这句话非常明确地说明了该瓷碗的产地,证实了唐代的长沙窑与世界多个国家存在着贸易交往。这意味着,早在1000多年前,长沙窑瓷器就已经由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物美价廉、独具特色的长沙窑在当时的海上丝绸之路上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参与者的角色,扩大了大唐帝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 从“黑石号”打捞出的长沙铜官窑模印贴花壶
▲ 湖南省博物馆收藏的长沙窑陶瓷
▲ 长沙窑出产的唐代瓷塑水滴
▲ 长沙窑出产的青釉褐绿彩草叶纹罐

创新融合的工匠智慧

釉下多彩是长沙窑的一大特色,这是陶瓷器的一种主要装饰手段。它是将铁、铜等金属掺入颜料,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颜色面釉;入窑后,经高温一次烧成。窑内高温使颜料中的金属元素产生氧化还原反应,变为绿、褐、黄、绛等颜色。

本文刊登于《百科知识》2021年2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