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精灵:夜行性动物
作者 金文驰
发表于 2021年11月
▲ 土狼(摄影:Greg Hume)

土狼:不吃肉的食肉动物

如水的月光下,一只脑袋从地洞中探出,三角形的耳朵很大,直直地竖立着,嘴脸近黑色。紧接着,它那背脊上深色的鬃毛也露出地面,它一转身,便拖着一条毛乎乎的尾巴窜到角落中,其躯干两侧和腿部也有深色的长条纹。它的形象容易让人联想到条纹鬣狗,只不过体形比条纹鬣狗小多了。原来,这是和条纹鬣狗同属鬣狗科的土狼。人们很难见到土狼的真容,盖因它们白天蛰伏在地道中,一般在夜间才出来活动。

现生的鬣狗科分为土狼亚科和鬣狗亚科,仅有4种,它们分布在南亚、西亚和非洲。虽然从形态上看,鬣狗科动物和犬科动物相似,但从演化关系来看,鬣狗科与猫科和灵猫科的亲缘关系更近一些。在现生鬣狗科中,土狼是土狼亚科的唯一成员,也是该科较早演化出的类群,分布在非洲东部和南部。在现生的鬣狗科动物中,土狼的体形最小,体长75~110厘米,体重7~10千克。

土狼虽为食肉动物,却只以白蚁为主食,一只土狼一晚上便能吃掉多达25万只白蚁。它们靠听觉和嗅觉搜寻白蚁,一旦找到蚁巢,并不掘开巢穴朵颐一番,而是用长而黏的舌头吸食巢穴表面和地面上的白蚁。随着年龄的增长,土狼的牙齿会逐渐脱落,不过白蚁较柔软,没牙也可照吃不误。

土狼实行一夫一妻制,夫妻一同生活,雌雄两性均有标记领地的行为。它们将肛门腺分泌的黑色物质涂抹到石块或草茎上,留下长约5毫米的痕迹。标记领地对土狼来说可是一件正事,它们对此也很是上心。夜晚时分,在自己领地内的白蚁巢附近,土狼可能每20分钟就要标记一下。而在巡逻领地边界时,它们甚至每50米就要标记一次。人们常说“狡兔三窟”,土狼的巢穴可多达10个,并有数个“厕所”。在如厕时,它们会在地上挖出一个小坑,完事后再用沙土掩埋。土狼的奔跑本领不突出,也不善打斗。遇到威胁时,它们会立起鬃毛,让自己显得雄壮些。如果还是不能吓退敌人,它们的肛门腺还能喷射出带有臭味的液体,堪称非洲的“臭鼬”。

▲ 土豚(摄影:safi kok)

土豚:管齿目唯一的现生种

土豚可谓是现生动物中的奇葩。它们从头到尾长度可超过2米,肩高约60厘米,体重60~80千克,长耳长尾,爪子强壮而锋利,适于掘土。土豚毛发不长,颜色灰黄,仅四肢外侧毛较长,呈深褐色。它们鼻腔中毛发密集,可以有效拦截掘土时吸入的颗粒物,算是自带“口罩”。土豚口鼻部似猪,只是更长一些,难怪被起了个带“豚”的名字。

土豚没有门齿和犬齿,臼齿没有齿根,有管状的髓腔,牙齿表面没有珐琅质,能终生生长。这些牙齿特征在现生哺乳动物中独树一帜,动物学家专门为土豚设立了一个目(哺乳纲共有29目)—管齿目,土豚的独特由此可见一斑。管齿目隶属于非洲兽总目,这一总目中包括象、海牛、非洲猬、象鼩和蹄兔等动物,其中小的仅有小白鼠大小,大的为现生体形最大的陆生动物;既有陆生动物,也有海牛这样终生生活在水中的动物。它们拥有的一个共同点是:鼻子的尖端可以活动。从系统发育树上看,土豚、非洲猬和象鼩这三类动物的亲缘关系较近,它们的共同祖先可以追溯到距今约7500万年的白垩纪。

土豚广布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陆,偏爱稀树草原等较开阔的生境,属无危种,不过其种群数量有下降之势。它们主要用舌头舔食蚂蚁和白蚁等昆虫,唯一吃的果实是葫芦科黄瓜属的“土豚黄瓜”。这种植物的果实并不高挂枝头,而是长在土里。

本文刊登于《百科知识》2021年2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