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历史观视野下中国发展的理论思考
作者 陈胜前
发表于 2021年11月

【关键词】建党百年 大历史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华文明

【中图分类号】D239 【文献标识码】A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百年风雨,百年征程,其中经过了无数曲折。但“风物长宜放眼量”,当我们从大历史的视角来审视这一百年,百年又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从更大的框架中来把握建党百年的历史,可以发现建党百年深远的历史意义。

公共性是时代发展的精神指引,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立足于公共性基础之上

有关建党百年历史的讨论已经非常丰富,笔者从一个新的视角展开讨论,这个前提就是“公共性”。所谓公共性,通俗地说,就是“民心所向”。之所以采用这个术语,是因为它具有日常用语所不具备的概括能力。公共性代表了超越个体利益的整体。它不是个体利益的简单相加,因为个体的利益可能是相互矛盾的,尤其是在不同阶级之间。它也不是整体中某个部分的利益,不是个体或整体各部分之间利益协商、妥协的结果。公共性是整体的,它是一个时期个体利益认同的整体跃升。换句话说,它是升华后的价值认同。因此,公共性不是微观的、具体的利益,而是宏观的、抽象的利益整体。

公共性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存在的,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只有当各方面条件具备的时候,公共性才可能呈现出来。的确,在我们当下的语境中,某种意义上,公共性是不断被解构的,个体利益在日益具体化,公共性更像是一个多余的概念。如今我们更习惯讨论某个阶层、某个群体的利益,甚至按照西方的话语逻辑,把个人利益置于整体利益之上,把它当成价值判断的出发点。按照这样的话语逻辑,公共性是对个人利益的侵犯;或者从根本上否定公共性的存在,认为公共性是一个乌托邦,不存在整体性的、抽象的利益,只有具体的、个体的或群体的利益。具体与抽象、部分与整体、个体性与公共性,本来是辩证的关系,片面强调某个方面,而否定另一方面,是不符合辩证法思想的,也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本来面目。公共性是存在的,既有客观的事实基础,也是人主观能动性的目标。公共性是时代发展的指引,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立足于公共性基础之上。

当代中国的崛起不仅仅是对中国人,而且对整个人类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无可替代的公共性。当中国完成从农业社会向工商业社会的转型,不仅让中国摆脱了被欺凌、被掠夺的处境,让占人类五分之一的人口完成了历史转型,它也意味着在人类解放与发展的事业中,还存在一条有效的路径。更进一步证明,一个古老的文明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能够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因而当人类文化在未来面对新的挑战时,或许还有更多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正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引领者与组织者,在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服务人民,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之源

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人类历史按照生产方式可以分为三个时代:狩猎采集时代、农业时代、工商业时代。中国是农业时代的佼佼者,距今1万年前后中国开始从狩猎采集时代向农业时代过渡,与西亚是世界最早的两个农业起源区。中国同时拥有华北与长江中下游两个农业起源中心。在此基础上,距今5000多年前,出现的若干个文明起源中心,最后汇聚成统一的中华文明,并且不断地发展延续至今。中国在农业时代,长期是世界上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高峰时,GDP占比超过世界的70%。然而,中国在由农业时代向工商业时代转型时落后了,当西方如火如荼地进行工业革命的时候,中国在闭关锁国中部分军事技术反而出现了倒退。当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的时候,中国落后的武器装备和涣散的军纪,难以形成有效的抵抗,让中国社会、中华民族、中华文明顿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李鸿章称之为“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其实何止三千年,这是过去五千年中国都未曾遇到的变局。所幸中国还有一些有志之士,他们不畏艰辛,不畏生死,舍身为国,挽狂澜于既倒,拯救了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他们带领古老的中国完成了从农业时代向工商业时代的转型(通常称为现代化)。这样一群优秀中华儿女中,中国共产党又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1958年竣工完成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正面镌刻着毛泽东同志题词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背面是由毛泽东起草、周恩来题写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这段碑文以最简洁的语言诠释了中国作为民族国家兴起的艰难历程。传统上,中国并不是一个民族国家,而是封建帝国,缺乏清晰的民族认同。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经历了一段让人不愿回顾的、非常屈辱的历史。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清政府不断割地赔款,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火烧圆明园;1894年,经过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发动甲午中日战争,致使北洋水师全军覆没;1900年八国联军再次攻入北京城。与此同时,统治阶层腐败成风,民众沉湎于鸦片之中,底层民众食不果腹,卖儿卖女以求生存,中国社会在各个层面都陷入了深重的危机之中。

从洪秀全的太平天国、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的洋务运动、再到康有为梁启超的戊戌变法,当时部分中国先进分子试图改变现实,但由于自身的局限与现实的约束,这些变革无一成功。

本文刊登于《人民论坛》2021年3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