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声乐发展的文化渊源与历史基础
作者 柯琳
发表于 2021年11月

【关键词】继承传统 演唱遗产 中国声乐 发展基础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对传统演唱艺术的传承,是中国声乐发展的基础。中国声乐演唱史上不仅有明确的演唱理论观点,也有对演唱技法各要素特点、关系的描述,以及对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历代的演唱,因字与情的巧妙融合,对语调、语气、唱腔等方面进行加工,方能充分表达出歌曲中的情感。其中,声音的根本在于字,声腔的根本在于情。历代演唱中一系列演唱艺术和技巧,比如正五音、清四呼,出声、转调、收声,包括对于呼吸气息的处理技巧,演唱过程中对于高低、轻重、强弱的控制与把握等,皆是以唱字与唱情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不同于西方声乐演唱理论,中国声乐演唱理论有其自身深厚的文化渊源和历史基础及特色。系统梳理古代演唱理论,其明确统一的系统性和延续性构成了富有特点、完整且有效的演唱系统,我们可归纳为唱声系统和唱情系统。这是中国声乐的历史继承,也应成为当前中国声乐演唱体系建构的基础。

古代演唱理论的系统规范与要求

古代演唱理论都有比较具体的分析和规范要求,如演唱者需掌握五音、四呼、四声、阴阳、出字、收音、归韵、合乐、曲情等方法技巧,要求咬字清晰真切,演唱需正五音、清四呼、辨阴阳,掌握出声、转声、收声等技巧,以及呼吸、气息的运用等。“字清”“腔纯”与“板正”为该系统的基本原则。

其一,“字清”。“字清”是关键性原则,首先要求注意辨识四声。五音中最重要的是四声,要注意对平上去入的处理,采用端正的方式处理声调,每个声调发音到位,不可对其错误处理或者模糊处理。声调之外,还须克服五难。曲的发声有五大难点需要注意,开口与出字的时候,转调、低音及转鼻的位置是最难处理的地方。

“字清”指发声咬字要清楚,关键在于掌握五音及韵母四呼的发声方式,这是我国戏曲演唱的基本功。在戏曲演唱中,将喉头、舌头、臼齿、门牙、嘴唇这几个发声器官称之为“五音”;将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的发声方式称之为“四呼”。只有掌握了五音的正确发声部位,保证吐字的正确口型,才能做到“出字千斤重,听者自动容”。

字的口法即以五音为经、四呼为纬。学口法的基础即在于掌握五音、四呼的经纬,也就是以五音四呼的“口形”而“传声”。五音、四呼口法为唱声理论的主题,其次是字音分明。明朝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在《曲律》中对五音做了详细讲述,提到五音发声的重点在对平声、上声、去声与入声的处理,若处理不得当,那么发声就不到位。对每一声都要仔细钻研,对声音、声调需要准确把握。戏曲学家们提出“一字三切法”,即利用反切原理将每一字分成字头、字腹、字尾;字头有力,字腹响亮,字尾归韵。然后是四声平仄,也就是对平上去入进行细致分析与处理,才能字正腔圆。四声唱法各有不同,即阴平直唱,阳平系低转高,上声低唱,入声出口即唱断等。

其二,“腔纯”,即以正确的方式处理长腔、短腔及过腔。著名戏曲研究家傅惜华说,“对长腔的处理要圆滑流畅,不能拖音太长;短腔要简洁有力,但不能速度过快”,即过腔的位置是关键,不论快慢,都要做到平缓稳定。

本文刊登于《人民论坛》2021年3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