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边上的精锐
作者 李惠琳
发表于 2021年11月

“为了做好教育真心倾家荡产了,却是这样的结果,好遗憾好后悔。”

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一张署名精锐教育张熙的朋友圈截图流出,文字悲观,言语间满是懊悔:“好想重头再来,愿有来生,再不创业。”

10月8日,精锐教育澄清,网传截图为假,不是张熙的朋友圈。张熙公开立下flag,“要做率先转型成功的教育企业”。

无论自曝截图真假与否,精锐教育处于危机边缘却是事实。这家主打高端K12一对一的教育公司,两年多来急转直下,走到悬崖边缘。

10月13日,精锐教育宣布暂停营业,救赎的时间窗口在缩小。

学霸创业

精锐本是一段 “学霸办教育”的创业佳话。

张熙曾是福建省高考状元,先后入北京大学、哈佛商学院深造,毕业后,进入英孚教育任中国区总经理,其间看到蓬勃的需求,开启了以教育培训为主的创业之路。

2007年,精锐教育成立,比新东方晚了14年,为避开行业巨头的锋芒,张熙将根据地选在上海,在徐汇区开出第一家店,聚焦本地市场深耕,站稳脚跟。

张熙早年接受《21CBR》记者采访时表示,创立伊始,精锐的定位“高端教育连锁”,但战略执行过程中出现动摇,一度主攻“小升初”的辅导班,主打30人班组的大班课。

筹划异地扩张时,大班课模式妨碍了公司的快速扩张。

“一旦变成课外辅导,就必然要与当地的教学大纲相匹配,各地大纲不尽相同,同一个产品在上海做得好,到了广州未必能行。”张熙解释说。

于是,他将精力放在“一对一”授课上,主张“因材施教”,规避教学大纲不同带来的扩张风险,实现产品产业化经营。

创业初期,张熙的扩张步伐走得非常谨慎。2009年异地扩张走进广州,2010年才将触角伸向北京,之后,便按照平均一年新增约20家的速度扩张。

2015年之后,精锐教育的扩张节奏明显加快,到2017年,学习中心增至225家,保持每年30-50家的开店速度。

2018年3月,张熙迎来高光时刻,精锐教育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募集约1.7亿美元资金,首日收盘市值为17.6亿美元,最高时市值冲上26亿美元。

本文刊登于《21世纪商业评论》2021年1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