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期,企业供应链战略怎么做?
作者 倪红福 周静雅
发表于 2021年11月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本已十分脆弱,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英国脱欧给世界经济带来的不确定性,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导致贸易壁垒不断增加。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使世界经济的长期结构性矛盾彻底暴露,对全球价值链造成巨大负面冲击。当前,全球生产、流通、消费、分配方式出现大变局。

中国作为枢纽处于全球供应链网络的核心节点,与全球多个辐射点共同对全球供应链产生交叉影响。以美國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已开始着手推动以兼顾安全与效率、去中心化为导向的全球供应链重构。疫情不断反复、供应链中断以及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逆全球化的宏观背景,将对企业供应链带来哪些影响?本文将探讨在新的形势下,企业供应链战略应该作何调整以应对时代的剧变。

企业供应链由扩张转为收缩

经济下行叠加疫情的不稳定性,使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更重视安全稳定,由扩张转为收缩。2008年国际经济金融危机以来,全球价值链的扩张势头出现了明显的逆转。笔者利用WIOD数据的测算表明:全球出口中的国内增加值率(DVAR),在2000~2008年呈快速下降趋势、全球分工日益细化,但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DVAR快速上升,而后2年又出现快速下降。2012年后,DVAR几乎处于平稳阶段、全球生产分工几乎停滞,全球产业链重构现象明显。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现,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其研究的17个大型行业全球价值链中,有16个都处于收缩状态。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中美贸易摩擦、疫情等外部冲击都有可能导致全球产业链中断,影响产业链安全,重塑全球产业链。

危机使得跨国公司意识到,全球化的供应链虽然可以降低商品价格,但同时也会因为时间和空间的巨大跨度和管理的复杂性而带来更大的风险。因此,与全球采购相对应的近岸采购,正在成为越来越多跨国公司的新选择。保护主义促使现有的全球价值链回流到本国或转移到新地点,全球价值链区域化、本土化趋势明显。

此次疫情对国内出口导向型、进口依赖型、进出口复合型企业供应链的负面冲击不可忽视,主要体现在受供应链中断影响,企业存在复工难、用工荒、物流受阻、资金短缺、汇率波动幅度大以及数字化程度有待提升等问题。一方面,成本持续显著上升对中小企业形成挑战。一是原材料价格大涨,中小企业难以通过提价对冲;二是汇率波动幅度大,中小企业普遍缺少对冲手段。另一方面,是运费高企和“一柜难求”的双重压力。我国企业仍大多租用外国机构设立的海外仓,面临仓储成本高、跨境支付不便、可控性差等现实问题。当前超过90%的海外仓位于发达国家,在新兴市场布局明显不足,对中小企业来说,自建、合建或租用的成本问题都更为突出。这些综合因素严重影响企业盈利能力和接单意愿。

疫情导致全球贸易和投资下降

经济全球化进程受阻、国际经济不确定性加强以及国外疫情不断恶化,导致全球贸易和投资下降。首先,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货物贸易额同比下降5.6%,是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货物贸易的最大同比降幅。其次,相对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受疫情打击更为严重。2020年服务贸易额同比下降15.4%,是1990年以来的最大降幅。以人员跨境流动为基础的旅游、竞技体育、会展、科技服务等领域受影响较大。劳动力相对密集的领域,如服务外包、加工服务等短期内也受到一定影响。服务业招商引资、双边或多边合作推进受限,国际业务开拓受阻,服务贸易是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的润滑剂,国内服务企业对疫情和贸易摩擦的抗风险能力有待提高。其中,数字服务贸易在疫情面前展现出较强的韧性。2020年,全球数字服务贸易增速虽然同比下降1.9%,但增速仍然高于服务贸易(同比下降20.0%)和货物贸易(同比下降7.5%)。一方面,疫情对已经通过数字手段交付的服务贸易影响非常有限。另一方面,疫情加速传统服务贸易数字化转型和新兴数字服务产业发展。再次,货物贸易与跨境电商、电子商务相比也相形见绌。据中国海关统计,2020年中国货物贸易总体1.9%的增速远低于同期跨境电商进出口同比增长的31.1%。根据UNCTAD报告估计,由于疫情导致的流动限制,电子商务的急剧增长使得在线零售额在全球零售总额中的份额从2019年的16%增加到2020年的19%。

本文刊登于《中欧商业评论》2021年1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