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怎么样,说出来吧
作者 李松蔚
发表于 2021年12月

1

我在咨询中意识到:有一种体验比通常认为的更具普遍性,那就是觉得自己“不正常”。绝大多数的“正常人”,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经历过这种担忧。

很多人的印象未必很深,因为我们很早就已经学会了隐藏,这可以追溯到幼儿时期,当父母说出“小朋友都喜欢幼儿园,你怎么会不喜欢”,或者老师说“大家一起鼓鼓掌,让××勇敢一点别哭了”的时候。那时我们就开始学会分类,将自己的体验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正常的、好的、符合身边人的期待的;另外一部分是挑剔的、悲观的、不满意的,是可耻的、不正常的。但那些感受是真实的,所以我们忍不住怀疑:我是一个“不正常”的人吗?

那些与其他人不同的情感、困惑和冲突,我们能做到的也只是暂时不去看。但它们并不会真正消失。

此后很多年,我们照样会在某些时刻质疑生活的意义,会为自己的欲望感到羞耻,会担心伪装被人识破……而对那些应该做的事情与应该保持热情的事物,我们内心深处也在怀疑,是否只是出于道义而勉力維持。

2

或迟或早,人们会下决心做一点改变。所以在做心理咨询时,很多来访者都会经历一个关键时刻,他们需要鼓足勇气向某个人坦白:“是时候对你说真话了。”

真话是:“我只能是我自己,我跟你想象的不一样。”说出这句话既让人心虚,也让人暗暗舒了一口气。有时是孩子向父母宣告真正想选的专业,有时是伴侣告诉对方自己另有人生的主张,有时是找到一份喜爱的工作,或者在辞职的时候,诚实地告诉老板:“公司哪里都没问题,只是不适合我。”

就拿工作来说吧。我有一个来访者,用了好几年时间,才相信“我想换个地方,不是我有问题”。

本文刊登于《读者》2022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