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之后的再进化智慧 荣耀60系列详解析
作者 李靖宇
发表于 2022年2月

半年前的六月,荣耀50系列正式发布,我们将其称之为“静观其变之后的真正涅槃”。当时我们印象非常深刻,评析专题刊出之后,很多读者在《新潮电子》官方社交平台留言,点赞最多的就是关于其“颜值”和“影像”的表现,其中虽然有些不同声音,但主流意见还是非常积极的。尤其是“那一对闪闪的大眼睛”(后置影像模组),让荣耀50系列从观感上有了非常明确的“革新”意味。如今,荣耀60系列如约而至,在保持前作美学理念的同时,对诸多细节进行了符合当前受众需求的升级,比如高通骁龙778GPlus的全球首发搭载,又比如在机身配色方面的更深入匠心打磨,还比如更丰富的AI操控模式与更大尺寸的高素质屏幕,都可谓在“润物细无声”之中完成了“君子好逑”之诚意——更直接地说,这是我们对荣耀60系列总结为“涅槃之后再进化”的一个最直观定义。2021年真正开始独当一面的荣耀,从现实意义还是象征意义上都需要一套很有竞争力的系列产品来“吹响号角”。1月份的时候,荣耀V40作为荣耀焕然新生之后的首套作品,以一款机型赢得极大关注,而且这份关注里的情愫的确有着产品本身之外的味道。随后荣耀50系列尤其是荣耀Magic3系列,让荣耀在年内完成了诸多业内预计中的品牌强化目标。其实,谁都清楚2021年的市场充满太多的不确定性和“血腥气息”,无论是上游供应链的紧张还是市场消费积极性的匮乏,都让每个品牌招式尽出,个个杀红了眼。对于荣耀而言,“新生”的姿态虽然“涅槃”的后缀,可终究需要一步战术回旋,用空间来赢得时间。所以在2022年即将开启战端的时刻,荣耀60系列以“细节升级”和“整体理性”的姿态现世,在战略层面有着“为荣耀站好2022年第一班岗”的意义。况且,元旦和春节的消费季,也需要荣耀有“干货”进场。

继续“一对闪闪大眼睛”

我们总说审美是不可一言蔽之的事,虽然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眼光,但普遍的美学节奏,荣耀还是踩得稳的。常规来说,为了强调拍摄功能的强大与专业,手机镜头常常采用黑色设计。但之前荣耀50和荣耀50Pro对于设计的理解则是,镜头用于记录美好的事物,镜头本身的设计也应该是美的,所以荣耀50系列的主摄镜头周围采用了类似卡地亚的戒环设计,将产品的外在美感与内在美感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戒环常常寓意永恒,影像也常常寓意永恒,又做到了内涵寓意上的完美结合。这种“一对闪闪大眼睛”的设计,在市场内的口碑出乎意料地好,所以荣耀60系列自然要继续发扬。

更为重要的是,在“闪闪大眼睛”之内,荣耀60系列的前后置镜头都很强大,能够全面满足用户使用前后置镜头拍Vlog和静态影像的需求。当然,高配的荣耀60Pro在影像配置上必然更为出众,我们下面主要围绕它来谈。

前置镜头方面,荣耀60Pro与荣耀50Pro非常不同,前者搭载了一颗行业内首屈一指的5000万AI超感知镜头,而不是延续后者的“双镜头”模式,熟悉荣耀的用户这次也算颇为意外。至于荣耀60,前置镜头则是一颗3200万像素的AI超感知镜头,支持82°广角,与之前的荣耀50相仿。

荣耀60Pro的这颗高清直出5000万像素是目前行业内最高像素的前置镜头。在拍摄Vlog时,该镜头支持100°超广角Vlog黄金焦段,单人拍摄脸小景美,多人拍摄时不挤更从容。在拍摄照片时,直出图片尺寸高达8160×6112像素,搭配主摄级sensor,1/2.86英寸底,为用户带来不输后置主摄的超高清成像体验。同时,该颗镜头的拍照和视频美肤效果也得到了进一步升级。

而且,这不仅是一颗高清镜头,更是一颗全能镜头,其融合了视频、拍照、感知三项特性,不仅可以高像素拍照、超广角拍视频,还具备实时超感知能力。依托荣耀领先的双通道技术(AI识别通道与拍摄通道并行),这颗前置5000万AI超感知镜头可以在拍摄高清视频的同时保持AI实时超感知能力,两全其美。

后置方面,除了继续保持荣耀50系列的1亿像素主摄之外(1/1.52英寸感光面积,F1.9大光圈,单像素9合1下2.1μm,照片支持十倍数字变焦,视频支持六倍数字变焦,且算法得到进一步优化),荣耀60Pro还搭载一颗5000万像素的超广角微距镜头,超广角与微距二合一,支持122°超广角(等效13mm焦段),2.5cmAF微距,在同档位中有着绝佳的卖点,也是相对于荣耀50Pro的巨大提升。从我们的体验来说,这颗5000万像素超广角镜头无论是广角还是微距,都能让我们的拍摄从容不迫,题材宽度非常大。荣耀60后置超广角镜头为800万像素,支持112°超广角,依旧与前作相仿。

当然,荣耀60和荣耀60Pro均配备了一颗200万像素的景深镜头,由此来形成后置三摄模组。可以说,荣耀60系列(尤其是Pro版本)对于影像表现力的思路越来越成熟和从容,对于技术层面的理解做到了令人欣喜的“张弛有度”。

荣耀说“美,就放手去拍”

作为一家独立公司,荣耀往高端走,是一种必然,但它能不能最大限度地继承华为的市场地位,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其中用户认知是重中之重。毕竟,不是价格高就是高端机。几位业内人士都说,高端机的核心,还是产品背后的群体,以及市场的认知。目前来看,国内能称之为高端机并与苹果抗衡的品牌,依旧只有华为。荣耀現在既然已经有了自己的“身份”,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提高自己在消费者对高端手机品牌中的认知。所以,荣耀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影像方面的持续发力成为一种必然——这也是目前各大品牌倾注心血的核心竞争领域,荣耀需要用持续的“惊喜”去“赢得初心”。

有了“闪闪的大眼睛”,也有了非常出色的前置镜头模组,荣耀才有信心说出“美,就放手去拍”,才敢笃定地表示“givemefive”。但是,这“放手去拍”且并非很多人理解的那种“务虚之词”,而是实实在在的务实之举。答案,就是AI手势操作。或者说,荣耀在荣耀60系列之上,加持了很多科幻又实用的手势操作特性,对拍摄的帮助尤其重要。

從现实意义来说,作为一贯口碑俱佳的Vlog拍摄手机,荣耀数字系列持续洞察年轻人的Vlog拍摄方式,并发现、解决年轻人的Vlog拍摄痛点。在与用户的持续交互中,荣耀的研发人员发现很多用户在拍摄Vlog时都会使用自拍杆、三脚架等工具,这时手机与人体较远,拍摄过程中的镜头切换成为用户的重要痛点。

所以,荣耀60系列通过协同AI多媒体学习、芯片平台性能调校(这也是骁龙778G的优势)、摄像头功能调用、系统级功耗控制等多项领先的技术能力,为用户带来“AI手势识别,Vlog隔空换镜”这一创新功能。用户在拍摄的过程中无须触按手机,只需隔空手势即可操作多种Vlog拍摄模式,不仅降低了Vlog的拍摄难度,更提升了Vlog的拍摄质量,为我们带来更加便捷、有趣、潮酷的Vlog拍摄新方案。简而言之,只要用荣耀60系列手机进行静置拍摄(比如放在脚架上),我们只要举手,就能激活手势识别功能,然后再通过“举手”“翻转”“握拳”“滑动”“OK”共五种隔空手势,完成Vlog的隔空拍摄,多玩几次,简单易记且上手迅速。

TIPS

手势一:Givemefive,与世界合拍(掌心朝向手机举手2秒)。荣耀60系列通过领先的指关节骨骼识别技术、强大的AI算法和芯片算力支撑以及前后置镜头的深度调校等领先技术,帮助年轻用户更好、更自由地记录世界、与世界合拍。在预览状态下,激活3秒倒计时,3秒倒计时后启动录制。

手势二:举手→翻转。举手激活后的3秒内,手势由掌心朝向屏幕,翻转为手背朝向屏幕,前置镜头拍摄切换为后置主摄镜头拍摄,或后置主摄镜头拍摄切换为前置镜头拍摄或前后双镜位置切换。

手势三:举手→握拳。举手激活后的3秒内,手势由掌心朝向屏幕,转变为握拳动作,由当前拍摄模式切换为画中画拍摄模式(后置镜头为主画面,前置镜头为小窗画面)。

手势四:举手→滑动。举手激活后的3秒内,手势由掌心朝向屏幕,转变为掌心朝向屏幕并左右滑动,实现当前拍摄模式与双镜拍摄模式切换,具体操作各位读者可以去荣耀线下体验中心实际试试。

手势五:举手→OK。举手激活后的2秒内,手势由掌心朝向屏幕,转变OK手势,即结束录制(相当于完成拍摄的一种手势指令)。

让“一站式Vlog视频拍摄体验”更智能

我们多次强调,现在的年轻人尤其钟爱使用手机来拍摄自己的Vlog,这也是为何目前各大头部品牌都有自己倾力于视频拍摄的特制机型,并呈现系列化布局的趋势。只不过,每家对于Vlog拍摄体验的理解都有自己的风格,而手机拍Vlog的痛点他们也各有解读:拍摄开始时,手机界面混乱,操作不方便容易误触;拍摄过程中,拍摄模式单一乏味,限制了年轻人的创造力;拍摄完成后,还需要专业的后期剪辑才能成片,上手难度高。人们希望能够有一款操作更便捷,模式更丰富,功能更强大的Vlog手机。这次荣耀60和荣耀60Pro虽然有着细节上的差异化配置,但其对于Vlog体验的表达则是几乎一致的,这也是之前荣耀50系列所保持的传统。也可以说,在相近的处理器平台和不同的影像镜头群组配合下,两款机型能够营造的Vlog愉悦是一致的。

整体来说,荣耀60系列在荣耀50系列“微电影”模式的基础上,新增20个视频拍摄模板,用户可以一键启动录制,跟随拍摄指引即可轻松完成故事拍摄。完成拍摄后,我们可一键进入沉浸式视频播放,且视频播放与剪辑界面合一,我们还可以实时对视频进行快速编辑,一键切换视频风格、再次选择背景音乐、视频分镜编辑等。当然,手机图库中已有的视频也可直接使用模板编辑功能。我们认为,虽然各家都有很多机型强调Vlog的体验,但荣耀60系列(包括之前荣耀50系列)在细节的易用性和便利性上做得的确非常独到和人性化,这种感觉必须对于Vlog老玩家来说尤其强烈。

由此我们也不难发现,荣耀60系列拍摄智能化设计,包括前面章节的“AI手势识别,Vlog隔空换镜”功能,都源于荣耀研发团队对AI动作识别能力的深度开发,它涉及AI多媒体学习、芯片平台性能调校、摄像头功能调用、系统级功耗控制等多个领域的技术协同,是一个从硬件到软件的综合性、高难度的功能实现过程。

本文刊登于《新潮电子》2022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