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网约车的第二轮鏖战谁能活下来?
发表于 2022年2月

最近,有没有感觉打车变便宜了?早已存在许多人记忆中的“0元打车”“补贴大战”又重新活跃了起来,高德、美团、曹操出行、T3出行为代表的各种网约车平台都纷纷摩拳擦掌,以补贴、奖励和优惠券为武器,围绕着司机、乘客打响了这场网约车的新战争。似乎,网约车“二战”已打响......

沉寂已久的网约车市场

提到网约车市场,很多人的惯性反应就是滴滴。从2010年起中国网约车发展至今已过了10年,一系列的并购、主动退出、倒闭等市场洗牌后,滴滴专车更是早在2015年时就占据了市场近八成的份额,而整体网约车业务连续数年的市占率和营收第一,让整个网约车市场呈现一家独大的局面。

然而,面对网约车这个共享行业最成功、规模最大的细分行业,没有企业愿意在投入巨大资源、资金的情况下轻言放弃,即便在滴滴最强势的时候,嘀嗒出行、万顺叫车、T3出行、曹操出行、首汽约车等平台也没有轻言放弃,更多选择蛰伏起来。然而,原本稳定的格局随着滴滴海外上市以及被通知下架审查后,开始变得风波诡谲起来。无论是聚合型平台的高德与美团,还是专注于B2C模式的T3出行、曹操等,抑或是哈啰出行等C2C的代表都迎来了一波疯狂的扩张与野蛮生长。美团时隔两年后,重启网约车业务,一次性开放了34个直营城市。T3出行仅在7、8两月就连开25座城市,并开始着眼于下沉市场。高德则推出各种打车优惠券和套餐,对用户发放大额福利。并对于平台司机,推出了“工作日早高峰免抽佣”活动来获取资源。

行业第二梯队强势崛起

大规模投入让网约车第二梯队崛起非常迅速,相较于今年上半年,多家网约车平台7月之后的订单量都有大幅提升。交通运输部日前公布数据显示,2021年6月国内月订单量超过30万单(注:交通运输部每月以30万单为标准对主要网约车平台运行情况进行统计)的网约车平台共有13家。在10月,该数字增加至18家,不少平台的月订单量在今年7月后首次突破30万单。

以今年7月为例,在月订单量超30万单的平台中,有14家订单量环比有所增加。其中,招招出行、携华出行、及时用车与阳光出行等4家平台月订单量增幅超过100%,实现翻倍增长。无论是月订单量超过30万单的平台数量还是主要平台订单量增长情况,相较于今年上半年,下半年国内网约车平台整体都有显著增长。

对于行业第二梯队强势崛起,除滴滴“跌倒”让出的份额外,多家二线网约车平台订单量暴增与其近期推出的补贴活动有关,部分平台进驻新的城市也有利于提高其订单量。显然,沉寂已久的网约车市场在大量补贴下变得蠢蠢欲动,一场新的战役已经开始打响。

少不了资本的身影

网约车第二梯队企业积极行动的背后,自然少不了资本的身影。

9月6日,曹操出行完成B轮融资,金额为38亿元;同月,T3出行更是完成50亿元巨额战略融资,并获得中信银行20亿元授信额度。11月17日晚间,大众交通公告称,大众出行拟增资扩股引入投资人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将分两期共计向大众出行投资4000万元,持股比达10%。

虽然不少网约车平台都表示融资主要是用于研发技术迭代以及服务升级,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补贴大战”显然是免不了的。高德地图在广州的微信“打车福利群”已建到第26个,进群就能领取5元优惠券。T3出行、美团打车、曹操出行等发放的优惠券铺天盖地。有T3出行认证员工在脉脉上透露,T3出行本月内要连开15城,产研同学主动实行

“007”全月无休,全员开启战斗模式。乘客也在抓紧机会“薅羊毛”。出门前把T3、高

德、美团、哈啰等几个平台刷一刷,哪里便宜用哪里。事实上,在当下成熟的移动互联网生态中,无论是平台、司机还是消费者,都不再是当年的小白,很难通过补贴等方式,激起较大的浪花,网约车的战线更多体现在如何深挖“商业护城河”上。

深度分析网约车市场变数受到争抢的运力

第二梯队网约车平台对于市场的争夺并不局限于补贴,随着各大平台订单数量的增长,网约车司机同样成为各平台争夺的重点,尤其是对于聚合平台中的出行企业来说,谁能快速抢占运力市场是这场战役的重中之重。

美团打车公众号显示,包括上海、北京、南京、惠州、泉州等34座城市均在招募美团打车司机。除此之外,美团打车还在司机端推出限时福利,即在7月7日至13日内,新司机注册首周,限时3天,司机每单除了得到车费外,平台再加赠20%的收益。

高德则在近期宣布启动“暑期免佣季”,推出新手司机免佣和高峰期免佣活动,参与的网约车平台将超过100家。截至7月22日24时,新手司机在领取新手免佣卡后,连续7天时间,每天前三单享受免佣。

本文刊登于《新潮电子》2022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