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种田人
作者 王琳茜 苏欣玥 敖瑾
发表于 2022年3月

第一眼见到那片土地的全貌,艾海鹏和凌磊心里都有些犯怵。

不是“接手”前人已经耕耘劳作过的田地,而是肥力稀薄、近乎“原始”的土地,坑坑洼洼、田埂纵横,甚至不少地块儿还泛着白碱,共计3000亩,面积约等于2000010平方米,望不到尽头。而他们即将在这里,两个人,用8个月的时间,将这里变为一片雪白棉田。

——两个人、8个月、3000亩棉田。这一切听起来,像是一个天方夜谭,广州的一家科技公司决定去做这场实验。

两个人,8个月,3000亩田

双脚仿佛陷入一片绿色的水面,叶片随着人的动作而晃动着,发出沙沙的动静。这是艾海鹏6月份巡田的场景,棉花植株已经基本长成,差不多到人的膝盖,形状近似于枫叶的棉花叶片又绿又密。

这一切都是在“超级棉田”里发生的。今年 4 月,极飞科技在新疆尉犁县正式启动国内首个无人化棉花农场实验项目——“超级棉田”:由来自公司的两名 90 后员工艾海鹏和凌磊,借助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挑战管理 3000 亩高标准棉田,验证无人化管理模式应用于大规模种植场景的可行性。(注1)

“這一株长得太高了,都80厘米了。棉铃都有点脱了。” 艾海鹏拿着卷尺,对棉花植株高度进行抽检。对于那些长得太高、不利于结棉的,他就像一个因为孩子抽条太快而隐忧的年轻父亲,总要遗憾地拨弄两下叶片,晃一晃茎秆,好像在以一种隐晦的方式告诉棉花:怎么这么不懂事呢?

成为“超级棉田”的管理人之前,艾海鹏和凌磊都是极飞的植保无人机飞手,监测田地的状况,和机器、和棉田打交道,是他们生活的常态。

无人机在为棉田打药/来源:极飞科技公众号

艾海鹏是学农业出身,却不想回到最传统的、人工劳作式的农田,那样的地方对他来说“没有任何吸引力”,可能也没有什么创造力,“只要把业绩干好就行了”;在这样的观念下,农业无人机作为国内近几年的新兴领域,强烈地吸引到了他这样的年轻人,似乎是必然的。

童年时期的艾海鹏,就是在农场里度过的,父母亲人都从事这方面的劳作,因而高考结束、填报志愿的时候,他也填了这方面,“感觉可能有一些亲切感吧”。但那个时候,艾海鹏从来没想过,他最后第一次真正进入这个行业,是以无人机飞手的身份。

那是艾海鹏刚毕业的时候,彼时,极飞科技公司也刚刚开始向农业方面进军,探索无人化、智能化的生产模式促进新疆棉花产业转型升级。已经过去几年,艾海鹏还记得那时的心情,极飞发给自己的邮件中写道,他们希望能够“用农业无人机去改变中国的植保现状”。

“这是一件非常有想象空间的事儿”,田地上空有无人机飞过,农业与科技相结合,好像科幻小说里的情节,刚毕业的艾海鹏迫不及待地投入了进去。

农业无人机的操作并不复杂,两个月左右,就能够操作熟练。而这次的“超级棉田”项目,结合极飞的系统和设备管理棉田,对艾海鹏和凌磊来说,也不是全然陌生的体验,早在去年,他们就已经在4亩小型棉花试验田里进行过农业智能化的尝试。

那片小型试验田当时的亩产是440公斤,算是个不错的结果。但这次,相同的手段——借助无人机、无人车、物联网等高科技,面对的是更加艰巨的目标——管理 3000 亩高标准棉田,亩产目标定在300公斤左右。

新疆棉花通常在4月播种,当年9月到10月收获。传统棉田里,棉花十分“娇气”,整个生长期都需要仔细关注,播种、浇水、打药、脱叶,及时根据棉花的长势、气候和土壤状况,调节水肥用药,稍有闪失,收获时就可能差之数十上百公斤。

不过这不是什么大问题,艾海鹏和凌磊对应付棉花这件事,还是信心十足的,毕竟从无人机开始,他们就在和棉花打交道了。3月份,极飞的一众大马力拖拉机、卫星平地机、翻转大犁等大型机械轰隆隆地来,一举将高低不平的土地规整为高标准农田,看着平坦、肥沃的土地成形,两个人心里又多了几分底气。(注2)

但很快,4月20日,3000亩的棉花刚播完种的第一个晚上,他们就遇到了一场大风。

机器与人

第一场大风超过了7级,给了他们一个下马威,袭击了尉犁县这片刚刚起步的棉田。狂风掀起松散、柔软的表层土,把盖进土里的棉花种子一并卷走,艾海鹏和凌磊不得不重新播种。

本文刊登于《南都周刊》2022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