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横截面中显现的文学筋骨
作者 刘波
发表于 2022年4月

叶立文,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耶鲁大学访问学者。已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著有《史铁生评传》等多部专著。兼任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新概念作文大赛评委,曾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屈原文艺奖等多种奖励。

本期讨论文学的“筋骨”问题。在我的印象中,读者之所以对当下的一些文学创作不满意,可能得归咎于作品的精气神问题。有太多的小说和诗歌,要么温吞软腻,要么亢奋狂躁,作者的主体形象倒是立起来了,但那种圣洁高远、独树一帜的精神人格却难得一见。古人讲文学筋骨,说的是“支撑艺术形式的核心价值或是内在精神”,今人倒是宽容了很多,以为艺术形式能匹配作家意志者便为上品。但这一要求又何其难哉?因为在当下令人目眩的文学潮流里,能以恰当形式表达个人识见者仍不多见。基于此,本期专辑的三位作者,分别从短篇小说、诗歌和语言辞令三个角度讨论了文学何以树筋骨的问题。

刘波的文章,讲短篇小说“呈现人生的一个横截面”,“在这个横截面上可以打开文学生产的方式,那里面有筋骨所依赖的毛细血管和骨架格局,这同样关涉到作家确立自身叙事空间的技艺和方式,它是筋骨之一种”,认为“短篇小说之所以能获得不断延伸的可能性,其多样化的筋骨构建的是一条更为丰富的文学脉络”。

卢桢的文章,谈文学之筋骨与诗歌的力量。他说:“诗歌的筋骨便是活跃于字里行间的精神主体形象,是贯注了诗人所有思想观念的那位抒情者。借助内在的抒情者或者精神主体形象,作家可以从容地组织视觉材料、抒发情感、展开哲思,也能够经由这一形象深入他所身居的时代,与之产生角度殊异的对话。考量诗歌的筋骨,正可观测诗人如何各具匠心地设置和安排主体形象,使之充当时代与心灵之间的中介。”

余锐的文章,提出了语言“微生态”的问题,认为“语言即立场,辞令即态度”,“文学的语词虽然有其自属的特征和风貌,只是文学领域中的构成元素之一,但‘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它的背后是时风世相,是文学创作者必须用心灌注的对象”。

真正有筋骨的作品,重要的还在于是什么让作品立起来,它是一种语言的质地,一种思想的力量,一种精神的超越感。而在情感上,我们往往觉得能打动我们的作品,即为有筋骨的作品,这只是针对个体而言的标准,就文学的公共性而言,其经验必须共情于普遍的人生,那是让写作得以获得共鸣感的砝码。也许诗歌的筋骨在于语言的创造性与出其不意之美,戏剧的筋骨在于恰如其分的矛盾冲突与内在的对话性,散文的筋骨则在于作者的真情实感与独特文学性的融合,而长篇小说的筋骨更强调史诗般的恢宏格调和历史纵深感。在短篇小说这一文体中,我们很难判断其筋骨的立足点之所在,因为短篇小说更接近诗,它并非要在固定篇幅內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呈现人生的一个横截面。在这个横截面上可以打开文学生产的方式,那里面有筋骨所依赖的毛细血管和骨架格局,这同样关涉到作家确立自身叙事空间的技艺和方式,它是筋骨之一种。

胡适早在《论短篇小说》中说:“横面截开一段,若截在要紧的所在,便可把这个‘横截面’代表这个人,或这一国,或这一个社会。

本文刊登于《长江文艺》2022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