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之筋骨与诗歌的力量
作者 卢桢
发表于 2022年4月

古人言及的“筋骨”,大都指向支撑艺术形式的核心价值或是内在精神,即我们常说的精神凝聚力、思维立足点抑或更为简明的“文眼”等概念。从表达方式上看,文化先贤在总括一个时代的文学筋骨时,多选用言简意赅的词汇勾勒其整体面貌。诸如唐诗主情、宋诗主理之类,概括的既是情感之韵味,也是思理之意趣。可见,人们往往把“筋骨”理解成某种思想的代名词,进而从时代精神、人文关怀、道德立场等向度展开言说。当我们讨论“新时代文学的筋骨”这一话题时,不妨就从新世纪诗歌入手,窥探它的筋骨究竟为何,作一番谈“骨”论“筋”的尝试。

无论是人的筋骨还是文的筋骨,都由“骨”与“筋”组构而成,两者承担的功能亦有所区别。对一部诗歌作品来说,“骨”就是维持一首诗、使它看起来成为诗歌的要素,可以理解为诗的形式。如果要支撑起诗歌的肉身(内容),“骨”就需要具备相当的质量和密度,彰显出属于诗的形态,诸如分行等核心特征,均缺一不可。同时,诗歌的“筋”或者说“筋脉”可以使固定在形式中的文字运动起来,接续行与行之间的意义,使之贯穿为一个气韵流畅的整体,从而打造出诗歌的思想性。当“筋”与“骨”整合为“筋骨”时,它理应指涉那种能够撑起文本所有精神性意义的力量。尽管这个话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太可能形成统一的结论,但笔者还是认为,诗歌的筋骨便是活跃于字里行间的精神主体形象,是灌注了诗人所有思想观念的那位抒情者。借助内在的抒情者或者精神主体形象,作家可以从容地组织视觉材料、抒发情感、展开哲思,也能够经由这一形象深入他所身居的时代,与之产生角度殊异的对话。考量诗歌的筋骨,正可观测诗人如何各具匠心地设置和安排主体形象,使之充当时代与心灵之间的中介。

1990年代以来,走入“个人化写作”的诗人首先需要厘清自我与消费时代的关系,他们一方面朝向了注重内在精神提升的诗歌内现场,另一方又迎接着充满诱惑之力的物质外现场。诸多诗人秉持一种通俗实用的、迎合感性现代性的审美倾向,他们笔下的精神主体多能游刃有余地生活在物质之间,以消费“物”的方式释放和运用现代感受力,揭示隐藏在物象体验之间的微妙隐喻联系。进入新世纪,写作者延续了前代诗人的思维惯性,将日常生活中的物质美学作为个体想象力的来源,强调对日常生活的原生态体验。与前代相比,诗人们在设置精神主体形象时,不仅从当下性出发,抒写抒情主体的现实经验,通过他们来记录凡俗生活,同时还不断调整着主体与时代主流速度之间的关系,试图从当下性的“展览式”言说进入陈超言及的“用具体超越具体”的层面,双向拓展叙述的情境与视野。

本文刊登于《长江文艺》2022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