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培田古村
作者 姚力
发表于 2022年4月
左页图是培田老街的三叉口,汇合了两条石板小道,是培田的地标之一。右页图一是吴家大院精美的院墙;图二是村中如松堂,家中祖辈的照片摆放在堂前;图三,村口石头标识的身后,有一块恩荣牌坊。

在福建西部山区,山岭耸峙,低丘起伏。战火纷飞的年代,客家人从北方迁徙而来,沿着山路,定居在武夷山脉与罗霄山脉形成的屏障之间,于是一个客家古村落悄然诞生,名为培田。培田村位于福建龙岩市连城县,面积仅13.4平方公里,却拥有一条千米古街、两道跨街牌坊,连接了30栋宅院、21座祠堂、6家书院……

培田村见证了客家吴氏的故事。虽然世事变迁,但当人们再度造访此地,只要与古居、村人对话,依然能够发掘出每一栋宅院所蕴藏的巧妙构思,和每一座书院中凝聚不散的文墨书香。

文武并重的“吴家坊”受皇帝表彰,纪晓岚亲临题字

从晋代永嘉之乱开始,北方战事日渐频繁,之后唐朝在繁盛时期又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使得大批居于中原的百姓踏上南迁之路,躲进江西、福建、广东一带的山区,以保平安。这些原本来自北方的汉人被称为“客家”,以区别于原住民。随着移民的增加,山区中逐渐形成了散落且相對独立的客家聚居区。汀州(福建长汀),因客家人的祖先曾迁居于此,被尊为客家首府,培田村就坐落于前往汀州的官道上。

古时,培田虽稍显偏僻,但交通并不阻塞,北可达清流县和宁化县,南可通连城县朋口镇和新泉镇,同时它还是古汀州府通往连城、永安的交通要地。传说,客家人吴拔仕早年在浙江为官,元顺帝时期,浙江闹春荒,民不聊生,朝廷却依旧要收粮。吴拔仕怜悯百姓,两难之间抛弃官职化名吴八四逃至培田村,在此地筑起了培田吴氏的根基。初时,他避难于此,是谓“隐贩汀连”,做些小买卖仅为谋生;然而吴氏家族绵延积累到五世祖琳敏公的时候,竟达到了“荒年输谷千石赈饥(在欠收饥荒之年,用千石粮食救济饥民)”的水平,称得上富甲一方。

此后,又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在清朝时,培田迎来自己的全盛时期,呈现出“十家一书院、五户一祖祠、三家一店铺、一人一丈街”的盛况。如今,村子经历30余代,全村300余户人家,清一色为吴姓,所以,培田又被称为“吴家坊”。

吴氏迁徙至此,难免与当地人有所冲突,加之地处山区,避开了兵灾却躲不了匪患。为了守护自己的家园,他们坚持着尚武的传统。

历史上培田村最出名的人物,是清朝时官至三品的武进士吴拔祯。吴拔祯年少时在村中武馆学武,后考中进士,殿试时在一群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受到光绪帝称赞,并钦点他为三甲第八名蓝翎侍卫。在八国联军进攻天津之时,他护送皇帝出逃,就在马车遇险脱离车队的瞬间,他翻身跃上马,稳定马车后赶上了队伍……吴拔祯还乡后,皇帝特赐他在村中建石牌坊以示表彰,这便是今日培田村口的恩荣牌坊。此外,村中还流传着吴孝林打猛虎、吴良辅单身赴穴擒盗匪、乡勇保家苦战太平军等故事,可见当地尚武之风盛行。

培田经历过“五户一祖祠、三家一店铺、一人一丈街”的盛况,如今村中后人仍然守护着那些古朴的民居。左页是村中孩童舞龙的图景,右页是街旁的竹节人、村中小院。

培田人尚武,却不是一群草莽之众,吴氏家训始终坚守着耕读传家的传统:“士为民首,读书最高,希贤希圣,作国俊髦。扬名显亲,宠爱恩褒。各宜努力,毋惮勤劳。”清乾隆二十八年,福建乡试中,有15名汀州(下辖8县)考生中榜,其中4人都出自培田村。这曾引起清代大学士纪晓岚的好奇,在担任福建提督学政时,他决定亲自前往培田一探究竟。来到培田的纪晓岚,清晨很早便被读书声唤醒,大为惊异。但当他参观过培田各处的书院,见过当地劝善、劝学的匾额,读过村中流传的祖训之后,感受到文教之风的兴盛,便理解了培田人才辈出的原因。

本文刊登于《环球人文地理》2022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