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特福特:德国的“中国小镇”
作者 Su0709
发表于 2022年4月
迪特福特位于德国最大的州——巴伐利亚州。左上大图为巴伐利亚州的美丽风光;右页图二为小镇内色彩明快的街上一景。

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的纽伦堡和慕尼黑之间,有一个名叫迪特福特的小镇。“迪特”意为人民、大众,与其国名“德意志”同源;而“福特”指的是拥有平浅河床且易涉水而过的小溪道路。两者皆源自古高地德语,合起来的意思就是“民众的溪道”。

的确,迪特福特镇位于巴伐利亚州上普法尔茨行政区诺伊马克特县,坐落于美丽的阿尔特米爾河谷,背靠俊秀的山峦与葱郁的森林,溪流轻缓悠然,河谷幽静秀丽,古老的小城点缀在岸边,还有精美的教堂静立其间……

然而,真正吸引游客前往的,并不是小镇远离俗世的田园风光,而是这里浓郁的中国味道:迪特福特仅有6000多居民,个个高鼻深目,具有典型的欧洲人模样和纯正的日耳曼血统,可他们却自称“中国人”,还把中文定为官方语言。小镇居民对中国文化有着近乎狂热的喜爱,每年都会举办隆重的“中国狂欢节”,节目中甚至有“皇帝登基”。

距离天安门7698公里“巴伐利亚的中国”

迪特福特镇面积仅约79平方公里,从表面上看,它和巴伐利亚州其他大大小小的城镇没有什么区别,可当人们真正来到此处,才会发现别有洞天——这里简直就是一座“中国城”。

在小镇的入口,立着一块古朴的石碑,上面用德文和中文两种语言赫然注明着“116°25’,39°55’,距离北京天安门7698公里”。往小镇里面走,市政厅门口矗立着一座“清朝官员”的喷泉雕塑。“官大人”头戴尖顶帽子,撇着八字胡,昂着头,挺着肚子,张开双臂,瞪着眼睛注视着来往行人,笨重却又不失可爱。他的底座上写着汉字并附有一些装饰花纹,肚子里不断涌出一股股清泉,旁边竖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迪特福特——巴伐利亚的中国”。这座喷泉始建于1962年,饱经岁月的风霜,如今成为小镇的地标,当地人亲切地把它叫作“中国人泉”。

继续往前走,各种写有中文条幅和招牌的店铺映入眼帘,肉店叫“中国肉店”,面包店叫“中国面包店”,里面出售新鲜的中国甜甜圈和椒盐卷饼。还有红色的灯笼、复杂的中国结、龙形的彩灯、名为“气功”的街道……层出不穷的中国元素充满整个小镇。高鼻大眼的面孔下,一句“你好”总是很流利地说出口;餐桌上,人们熟练地捏着筷子,大快朵颐;镇上不仅修建有许多中国博物馆用以陈列和展示各种中国文化藏品,还开办了汉语学校,教授学生太极和气功课程。

本文刊登于《环球人文地理》2022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