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筑创意摄影
作者 袁雅琨
发表于 2022年4月
建筑中,不同的几何元素给人以不同的感受。曲线与直线,一种婉转柔和,一种简洁利落,体现两种不同的风格;矩形的排列组合,有完整、稳固、平衡之感,被三原色点缀后,具有清爽、舒适的视觉效果。

多年前,我购买了人生中第一台可换镜头相机,是尼康的一台残幅单反,但大多数时候,我出远门时才会带上它,拍摄题材也仅是简单记录旅行的过程,没有投入更多的创作理念。直到2017年,我的相机换成了一台全画幅单反,偶然的机会,我用它拍摄的一组以重庆为题材的照片,在某个大型平台的摄影比赛上获得了冠军,这对我产生了莫大的激励,也正式开启了我的城市建筑拍摄之旅。

“建筑是有生命的,它虽然是凝固的,可在它上面蕴含着人文思想。”我很喜欢贝聿铭先生的这句话,正是因为这个信念,我能够走过一座又一座城市,去找寻自己心中的建筑,并通过摄影和适当的后期,实现我脑海中对建筑的二次构筑。

提取建筑中的幾何元素观察与想象是创意的基础

相对于大部分摄影题材来讲,城市建筑的摄影是不受客观因素限制的,它的特点是近在咫尺、触手可及。但想要拍好城市建筑,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同时还有长期的审美沉淀,三者缺一不可。

如果我们细心观察身边建筑的结构和几何元素,就一定能发现很多适合创作的对象。首先,线条是建筑最基础的构造,不同的线条代表着不同的框架和逻辑,摄影师巧妙运用,可以让建筑摄影脱离平庸。直线元素,能够突出画面中的亮点,拉近观众与建筑的距离,在我拍摄的照片中,地铁扶梯、大厦立柱、窗框,就是直线元素的代表;而曲线,能够平缓视觉,给画面增添柔美、高雅之感,多出现在楼道、建筑内部的穹顶……

线条组成画面后,所有建筑都能用几何元素进行解读:方形、圆形、梯形、三角形等,在一定的视角下,世界仿佛变成了七巧板,有趣又神奇。这时,摄影不再是一种记录和旁观,而是能糅合不同的创意,在我看来,这种乐趣是其他摄影题材无法拥有的。

在一次出差厦门的途中,我在出租车上瞥见了一栋设计独特的建筑,其螺旋状的外立面深深吸引了我。但由于当时没有带拍摄器材,且天色较晚,不具备拍摄条件,所以我快速在地图上标注这栋建筑的坐标,并查询了相关资料:它位于厦门吕岭路旁的软件园,被称为瑞华中心,以DNA为灵感设计而成,每一层楼都稍稍旋转一个角度,因为这“扭曲”的造型,有人还亲切地称其为“麻花楼”。回到酒店后,我仔细分析了建筑的方位,确定日出时光线会落到它的外立面,随后通过天气预报得知第二天会是晴天。所以,当晚我早早地就休息了,等到天刚蒙蒙亮,我便带着微单赶到这栋建筑附近,在搜索了周边并且选定适合的拍摄位置后,开始耐心地等待。当阳光投射到外立面时,建筑一半在明一半在暗,我赶紧按下快门,给其中某个旋转角度一个特写,一块块方形从暗处向着光的方向螺旋攀升,方块虽然整齐划一,但扭动的曲线却让整个画面具有一种律动感。

当然,除了细致的观察,有时需要留下一些想象的空间,适当选用不同的角度、镜头和焦距,能够呈现一些妙趣横生的形状。

成都熊猫基地的中心区域,有一座名为“春笋塔”的景观瞭望塔,顾名思义,其外观形如春笋,由于塔内有着独特的构造,所以整座塔是完全开敞的——与传统建筑不同的是,站在建筑内部仰望穹顶,圆弧形楼板一块一块由下至上搭配起来,到了最顶端也没有封闭,正因如此,自然光线可以通过塔顶灌入塔内,让整座塔呈现自然、通透的模样。这种楼板是金色的,加之圆弧的线条,使得它们如同钱币一般散发着金碧辉煌的气息,我构思着金币堆砌的画面,在视线不受阻拦的低层位置,利用超广角镜头仰拍天井。

本文刊登于《环球人文地理》2022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